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镇海“十一五”规划提出“稳步发展都市型农业”,今年,“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如今,我区正立足实际,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镇海特色的发展之路。
镇海网讯五月的太阳才刚刚醒来,九龙湖万亩蔬菜基地里的菜农张佰红一家早已在蔬菜大棚里面忙碌开来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摘下来的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番茄放在竹箩筐里。“还要赶早将这些东西通过配送中心往城里的超市送呢。”张佰红得意地告诉记者。
田野仍是一望无际,不过上面冒出了一座座蒙古包似的塑料大棚;许多农民仍然是在汗滴禾下土地干着活,不过早已在龙头企业的牵领下开始了组织化生产、公司化经营;这里的农作物仍然是长在僻静的田间地头,不过早已经被冠上响当当的名字红遍了全国、走出了国门;这里的农业自然景观仍然是那么宁静优美,不过开始多了几分城里人游玩休闲的笑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显露出我区现代农业的雏形。
张佰红是长宏村的农户,去年承包了飞洪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亩小番茄种植大棚,开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以前,他们种出来的菜是拉着车子到市场去叫卖,经常会出现“血本无归”的现象。如今,他既不担心市场,也不担心生产管理,因为这些都由飞洪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除去各种成本,这个大棚每季度还能赚上2万多元呢!”张佰红一边忙着采摘一边还不忘给记者算起账来。
逐渐成型的农业产业园区,正在提高着农民的生产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6家,协会4家,联系农户800多户,种植面积4000亩。
澥浦沿山路上,飘逸着百合花的清香。循着香味,记者来到爱密丽花卉基地,这里的“香水百合”产销量全省第一。四五栋连体钢构大棚整齐排列着,走进大棚,发现这些大棚的塑料膜非常厚,保温效果超常,墙壁上密布着点点滴滴的水珠,这是基地引进的先进保湿装备的功劳。大棚的一侧还有一个大大的种子冷藏保鲜库。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运作,这里的生产能力从2002年的15万支跃升到2006年的80万支,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在每亩地香水百合花年利润达到了6万元左右,比起传统的“靠天”种植,效益提高了近30倍。
设施栽培近几年在我区得到长足发展,近两年,共建设钢构大棚面积达到1200余亩,主要种植业基本上达到了大棚生产,同时还在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农业正在冲淡沿袭几千年的种植传统。
午后,来自慈溪的张先生一家三口刚从康得助农庄的饭馆里吃完中饭,就兴冲冲来到蔬果大棚,开始体验采摘小青瓜的乐趣。“这样采摘下来的青瓜我们卖给顾客5块钱一斤呢,如果光种植拿到市场上去卖才3块钱一斤。”康得助农庄庄主周银康笑着说。农业休闲观光,不仅提高了农产品本身的附加值,而且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每天来这里体验农家休闲的就有几十人。离该农庄不远的横溪自然村也依靠自身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家乐,使得农户走下山头走出地头,干活不那么苦累了,而钱包却越来越鼓了。
从2004年到现在,我区共扶植建设了九龙农家苑等7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点,接待游客4万人以上。庄市街道干脆挥舞大手笔规划建设一个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大庄园。
晚霞下,汶溪村的秦山上碧油油茶园里格外静谧,这里刚刚采摘的名优春茶秦香春已经远销到了日本、印尼、澳大利亚。
“Hello……”在春茶采摘最繁忙的4月初,一个不期而至的越洋电话让春毫茶场的场主何建祥有点不知所措,这是一位澳大利亚人打来的电话,说自己一次性要买走75公斤的秦香春茶,平均每公斤的价格在750元以上,客人觉得很值。这几年来,春毫茶厂注重品牌建设,瞄准QS标准,请来农科院的专家为炒制名优茶作现场指导。由于品质知名度不断提升,去年秦香春被邀请参加浙江省茶博会。在这次会上,何建祥留下了自己茶厂的联系方式,想不到自己产品的“名声”这么快已经在海外有了回应,赚起了洋钱。
近年来,我区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特色,进行科技投入,增强品牌意识,发展形成了葡萄、枇杷等10个精品农产品。目前,我区拥有“奔强”、“圣殿”、等10多个注册商标,我区农业在名、优、特、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不断占领国内市场,挺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