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2002年以来,我们的生活正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昨天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杰表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我省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阔步前进的五年。”
GDP比2001年增长89.5%
浙江经济继2004年GDP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之后,200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省区。2006年,GDP为15649亿元,人均GDP为31684元(3975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89.5%和79.9%,年均增长13.6%和12.5%,GDP和人均GDP均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为全国平均15973元(2004美元)的近两倍。2007年,我省人均GDP只要增长10%以上,就将比2000年翻一番,提前3年达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到2010年,争取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
从人均GDP看,经过改革开放后(1979-1996年)18年的发展,浙江于1996年进入1000美元的门槛(1149美元);7年后,于2003年突破2000美元(2051美元);之后仅用两年的时间,在2005年实现了3000美元的跨越(3382美元),标志着浙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我省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均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
2005年,全省有25个市县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占全省61个市县的41%,超过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到2005年,近三分之一市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预计能如期实现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到2010年近三分之二市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任务。
消费
住房汽车旅游等支出快速增长
消费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所增强。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5亿元,5年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
消费
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其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支出快速增长,比重上升。城乡居民的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从2001年8.7%和8.6%提高到2006年的18.7%和11%,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从13.4%和10.5%提高到14.6%和12.5%。
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汽车、旅游上,2006年与2001年相比,购建房支出增长73.4%,房屋贷款增长3.1倍,购买家用汽车等汽车消费支出增长50倍,团体旅游、参观游览等文娱支出增长1.9倍。
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连续6年排第3
根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测算,2006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为87.2%,比开始测算的2004年提高8.6个百分点,已接近90%的基本实现度。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265元和7335元,5年年均实际增长10.8%和7.9%。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已连续6年列上海、北京后,居全国第3位,各省区首位;农村居民收入自1985年开始已连续22年位居各省区首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低收入阶层减少,中高收入阶层扩大。
教育医疗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5.6%
2006年,十五年教育的普及率达到95.1%,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6%,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15%上升到36%,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4%和98.8%,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此外,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2001年的1.64人增加到2006年的1.9人,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由1.79张增加到2.34张。
生活水平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2.9%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3349元和5762元,5年年均分别增长9.9%和9.1%。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01年的36.3%和41.6%下降到2006年的32.9%和37.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6.4和55.6平方米,比2001年扩大6.1和7.8平方米。城乡居民在全部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2001年的9074元/人增加到2006年的21031元/人。
以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扩面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01-2006年各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2006年为3.5%,是5年中最低的,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初步形成。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11.6万人,帮助163.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