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妙英与小凯忠。
中国宁波网讯:昨天,记者在奉化采访农村留守儿童时,意外发现了这样一位十多年来结对了13个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她就是今年刚被评为奉化市“杰出母亲”的冯妙英。
昨天下午4点,家住奉化岳林街道桃源社区的冯妙英和丈夫一起开车40分钟,来到莼湖镇中心小学,篮球场上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见到他俩,扔下篮球就径直朝他们跑来,边跑边喊: “妈妈,妈妈,我在这里。”冯妙英马上迎上去,一把把孩子揽在怀里: “孩子,六一节到了,妈妈来看看你。”孩子懂事地说: “前不久,我不是刚去过你那里,你老来看我,太累了。”冯妙英说: “那主要是妈妈想你了,顺便到老师那里了解一下你的学习情况。”
这个孩子是冯妙英在3月初刚结对的莼湖南岙村13岁留守儿童邬凯忠。
“和小凯忠结对还有一段缘分呢。”冯妙英告诉记者。2005年6月的高考前夕,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一家宾馆腾出6间房间让高考生免费休息。她马上想到自己家里房子很宽敞,也可以腾出几间房子,安排几名从乡下来城区参加高考的贫困生居住。当时,她委托《奉化日报》记者联系后,来自莼湖镇的邬常娜住进了她家。不过让她感到奇怪的是,邬常娜来参加高考还带着11岁的弟弟邬凯忠,一问才知道,这姐弟俩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一直是姐姐带着弟弟一起生活。
“当时,我看到机灵的小凯忠就特别喜欢他,这个孩子很聪明。那次高考结束后,我就邀请这姐弟俩来我家做过几次客。现在小凯忠的父母还是长期在外面打工,而他姐姐考入了大学,小凯忠就成了孤独的留守儿童。”今年3月,冯妙英看到《宁波晚报》上“千名妈妈结对留守儿童”的消息后,特地到奉化妇联去结对,意外地看到上面有小凯忠的名字,她忙对妇联工作人员说: “这个孩子我会去关心的,就不要让他出现在结对名单上了。”
昨天,冯妙英找到小凯忠的班主任李老师,当李老师夸小凯忠不仅体育成绩出色,学习成绩也在进步时,冯妙英开兴地笑了。
今年52岁的冯妙英原在奉化一公路收费站工作,2年前,退休后在家经营2家小店,平时她自己很节约,但每月她都要拿出约1000元的收入为孩子们办点事。
冯妙英开始关心留守儿童们,还得追溯到1994年。当时,奉化尚田应家坑的一对夫妻带着6岁的儿子出来打工,刚好把房子租到冯妙英家。因为早出晚归,小夫妻无法照顾孩子,房东冯妙英看到后,尽管自己也带着一个女儿,工作也很忙,但还是主动提出帮带孩子,让孩子的父母安心外出打工。从此,这孩子和她相处的时间,要比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时间还要长,他对冯妙英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前不久,这个已读高二的孩子对冯妙英说:“妈妈,您像我的亲妈妈,我要改姓。”冯妙英听了忙对孩子说:“能叫我一声妈,我就满足了!”
冯妙英的“妈妈”身份还做到了外省。1998年10月,冯妙英去江西波阳出差,和当地一个叫珍珍的留守儿童结成了对子,承诺负责今后珍珍所有的学杂费。不久后,冯妙英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征得珍珍和她家人的同意后,就把珍珍带到奉化读书。由于珍珍文化基础太差,冯妙英每天晚上还要送她到老师家补课。现在,珍珍已修完电大学业,进入西坞一家企业上班。期间,冯妙英又把珍珍的两个弟妹接到奉化读书,并像亲生孩子一样照顾他们,他们都亲切地叫冯妙英“妈妈”。
去年,我市开展“万人助学贵州”活动,冯妙英在奉化分会场,一下子就挑了5个贵州留守儿童。今年五一期间,她和丈夫专程到贵州丹寨,分别看望这5名孩子,为他们送去衣服和学习用品,并热情邀请他们暑假来奉化做客。
今年4月,冯妙英又和青海的两个留守儿童结对。到现在,她已经陆陆续续地结对孩子13个,其中奉化本地3个,江西3个,青海2个,贵州5个。其中有两人已经被培养成了大学生。
难怪邬凯忠昨天对记者说: “我不仅找到了爱心妈妈,而且还多了不少哥哥姐姐,我们是大家庭。”
(王景波朱雪晴贝慧蓉/文张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