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何走出跨行政区域统筹发展、合作发展之路,这是推动市域经济发展、落实市委“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的重要课题。4月中下旬,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在“百名书记蹲点调研”活动中,对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总结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经验,撰写了调研报告。现予以刊发,希望能为跨行政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发展,是我们推进“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中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必须要突破的实践难题。4月中下旬,结合“百名书记蹲点调研”活动,我到余慈地区进行了四天的调查研究,考察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实施一年多来的进展情况。其间,我实地勘察了余慈间18个主要交通建设节点,考察了余慈直达公交、姚北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主持召开了直达公交、新农村建设等4个群众座谈会,两次余慈地区各套班子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周巷、姚北当地基层干部参加的统筹工作座谈会,共听取了100多名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还结合调研成果,在余姚召开了市统筹余慈地区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进一步总结、研究和布置统筹工作。通过调研,我欣喜地看到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所带来的新气象和新面貌,基层干部群众依靠创新理念和实践智慧,正在探索一条跨行政区域统筹发展、合作发展、造福百姓的路子。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余慈地区统筹发展赢得了民心、突破了障碍余慈地气相连、水系相通,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两市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本来就同属一县,两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十分频繁,就连相互间干部交流也特别多。但是,由于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两市间不仅产业服务功能不配套,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很低,就连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各自为政,互不配套,路断、水阻、污染现象比较突出。去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余慈地区发展研讨会,开始拉开了统筹余慈地区科学发展的大幕。从调研情况来看,经过一年来的统筹实践,余慈两地合作发展已初见成效,势头越来越好。两地干部群众都很拥护、很支持,给予统筹工作很高的评价,认为统筹发展至少给他们带来了四方面的好处:
一是方便了群众。就拿开通余慈直达公交来说,原先余慈两城短短十多公里路程要转车三到四次,既费时又不方便。去年经过两地政府努力,开通了40多班余慈直达公交车。慈溪胜山的胡增安老两口经常往返两地照顾孙辈,他们说: “现在只花18分钟,比以前少10多分钟,如果算上以前绕行转车时间,节约的时间还要多。”我在乘坐直达公交车时问了许多乘客,并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征求大家意见,他们都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 “路况好了,票价不变,方便、实惠又安全,真是省心、省时、省力”、 “这在两地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回”,慈溪市交通建筑有限公司职工黄建国还说: “因为在车上的时间缩短,我老婆原来坐车时要晕车,现在都不晕了。”
二是避免了重复建设。基层干部群众在座谈会上对余慈中心城规划提意见时,对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很满意。他们反映,原先两地基础设施各自为战, “小而全”,你有的我也要有,有些实际上是可以合起来用的,浪费很大。姚北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把周巷工业污水管网接进来,一个厂处理两地水,共建共享,既省了钱又办了事。现在两地的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乃至文体等基础设施也在统盘考虑,优化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让群众“享受得到、享受得多”。
【上接第1版】
三是推动了产业合作。在调研中我也听取了一些往返于两地的经贸人员的意见,如在慈溪市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驻余姚办事处工作的陆迪俊、经常要到慈溪浒山进货的方苏娥等,都认为通过统筹促进工贸合作、拉动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有叠加的效果,最终还是富了地方、富了百姓。两地干部也讲,余慈地区各有各的长处,余姚市场、物流基础较好,慈溪中小企业众多,“余贸慈工”统筹了,产业优势互补的效果会更加体现出来,到头来对大家都有利。
四是促进了优势互补。市水利局金俊杰介绍说,余慈两地水、地的互补性很强,需要相互支持。余姚水多,但水多也有水多的问题,就是排涝要借道慈溪。慈溪是宁波水资源最短缺的地方,同时宁波境外引水必须经过余姚才能到达慈溪。现在余姚每年支援慈溪2000万方水,以后还要增加。去年曹娥江引水的余慈两地工程都已开工,同时境外汤浦水库引水进程顺利,慈溪人喝上通过余姚流来的清水指日可待了。而在土地这个问题上,慈溪围涂资源充裕而余姚较少。现在把余慈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大家互相帮助和照顾,取长补短,可以互惠互赢。
余慈统筹工作才短短一年时间,刚起步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发展势头很好,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形成了齐心协力搞统筹、讲合作的氛围,原先似乎牢不可破的行政区划障碍也被突破了。是什么让两地冲破了这么多年来的行政区划障碍,积极寻求合作、争相抓好统筹工作呢?在调研中,我就这个问题征询了两地广大干部群众,他们的回答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着眼于造福百姓。老百姓可没有余姚市、慈溪市的概念,但不能没有一个整体方便的追求。路是一个路网,水是一个水系,地相连,人相亲。双乐社区曹伯丰书记的讲话很朴素,也很生动:“‘双乐村’就像出嫁的女儿一样,余姚是娘家,慈溪是婆家,两边都好,两边都乐,就是‘双乐’”。低塘街道的郑利刚说:“一条路两边都通,就缺当中600米、最后3公里,成了‘断头路’,群众经常来问这些断头路什么时候打通。以前我不好回答,现在回答起来底气很足。”有位老同志说,杭州湾我们都跨过去了,如果小小一条329国道也跨不过去,愧对父老乡亲,愧对子孙后代。
二是着眼于抢抓机遇。在座谈会中,干部群众多次提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余慈地区到上海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希望利用好这个机遇,把两地发展搞上去。慈溪周巷镇石建芳等三人两年前合伙承包葡萄园,他说杭州湾大桥一通车,葡萄可以卖到上海去。余姚一位村干部也说,大桥通车,上海人到余姚肯定会多起来,四明山旅游会更加兴旺。还有一些干部群众讲,余慈地区是宁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以前他们利用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发展了块状经济,现在余慈地区已经成了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塑料原材料集散基地,大桥开通后可以依托连接上海丰富的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大桥效应已经深入人心,抓机遇成了两地加强合作的倒逼动力。
三是着眼于共同发展。市里为了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制定了《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规划建设面积达203平方公里的余慈中心城。这个规划跳出了行政区域框架,把余姚的姚北和慈溪的周巷作为一个58平方公里的城区来规划,使余慈地区形成“一核、三片、三廊”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市里的同志包括我在内原来都很担心,一个城区分属两个行政区域的设想能否得到两地干部群众的认同。没想到在座谈会上余慈地区的干部群众都很赞同,认为这样规划有利于两地发展。一位干部说,过去两市有些好的合作,但多是单一项目上的,现在两市都很看重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水土资源在更大范围的统筹合作,把余慈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1+1>2”。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使我们从上而下推动的统筹发展,变成了两地自下而上进行的合作发展,有了双方的积极性,自然就能跨越行政区域障碍。现在两地统筹合作的热情很高,周巷镇今年就确定要实施长泠江与周家路江的贯通工程,以及329国道周巷段拓宽工程,要把这两项工程作为献给统筹发展的见面礼。
二、统筹发展、合作发展要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理念
跨行政区域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确保统筹合作顺利推进,余慈两地干部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他们认为,成功经验主要有四条:
第一,形成共识是基础。一些干部说,只有让群众了解、理解和得益,才能得到群众的共同赞同,也只有群众共同赞同的事才可能干得好。在座谈中,当我问群众对两地搞统筹知不知道、赞不赞成时,他们都说,当然赞同,当然知道,人人知道,大人小孩都知道。陈伟俊、徐华江两位市长都说,现在两市合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第二,规划是先行的依据。规划是市里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两地开展合作的重要支撑。当地的一位领导讲到,正是有了规划,两地的合作发展、统筹发展才有可靠依据,我们干起工作来也更有底气,更有信心。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的这一年是“规划年”,《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发布,余慈中心城以及其他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完善,这些将成为统筹发展的依据、协调两地的行动指南、实现共建共赢的共同目标追求和动力。
第三,创新机制是动力。余慈合作发展已经在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创新上进行了有效探索,余慈直达公交、姚北污水处理厂共建共享都是其中的例子。当地的一位干部说,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行政区划以传统的理念干事情,如果我们不创新发展理念和体制,那么像直达公交这样百姓期盼、百姓得益的好事、实事就很难实现。
第四,加强协调是保障。余慈两地政府建立领导互访和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对重大事项进行沟通协调,各部门也建立相应工作小组制度,制定专门的年度工作计划,这些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有效保障了统筹工作的持续推进。
除了这些好的工作经验之外,两地干部还经常谈起一些鲜活的合作理念,他们认为工作要拓展,理念首先要转变。归纳起来,他们的理念主要是三条:
第一,以民为先的理念。有位群众讲得很生动,老百姓不管是余姚市管,还是慈溪市管,都是共产党管;不管谁大谁小,只要为民办实事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官就是好官。周巷镇双乐村的老党员曹夏清说,做工作就要想着为老百姓办事,并且要秉公办事,只有把群众服务好,才能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像开通直达公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两地政府动了很多脑筋,也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但他们以“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的理念做工作,最终使群众赢得了实惠,他们也赢得了群众。
第二,互利共赢的理念。统筹发展的难点在于双方利益的协调,如果双方都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时时要赢、事事要赢、处处要赢,统筹合作就不可能顺利进行。余慈双方有正确的“舍得”理念,以整体的、最终的共赢为准,大家舍得,有舍有得,先舍后得,这舍那得,最终都得。比如余姚建设梁周线北延,慈溪要支持;慈溪建设西外环线,余姚要支持,双方都进行换位思考,互相支持、共同推进,打通了大家都得益。低塘街道的一位村干部说,以前一条路是“断头路”,老百姓当然有意见,现在统筹了,大家共同打通,双方百姓都受益。“断头路”就变成了“连心路”。
第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理念。统筹必须要体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体现出高的成效来。周巷镇一位领导说,“统筹发展的本质应该是实现余慈中心城城市功能的定位及其最大化”,“周巷第三人民医院营业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余姚”,“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公共服务,都可以通过区域合作来实现”。进一步加强两市资源整合和共享,成了两地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
三、统筹发展、合作发展重在落实、贵在持续推进
余慈两地统筹发展任重道远,目前只是开了个头,具体发展蓝图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今后要走的路很长。要把蓝图变成现实,非要经过十多年乃至更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行。现在两地统筹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要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因势利导,狠抓落实,一件一件推进各项工作,一步一步落实目标任务,不断有进步,持续见成效。结合调研,根据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和座谈会形成的共识,我们研究明确了当前统筹余慈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惠及民生的服务。当前主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第一,全面打通“断头路”,围绕群众反映较多的“路阻”问题,加快慈溪西外环线与329国道贯通工程、慈溪童岙至余姚开发区公路等“断头路”建设,提高两地交通对接和共享水平。第二,启动实施周家路江和长泠江等水系治理,针对水系周边群众由于规划红线控制十年没能审批建房的情况,切实落实综合整治措施,扫除规划控制影响农民建房的障碍,为广大群众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第三,继续推进公交互通,进一步扩大公交覆盖面,争取把余姚城区、慈溪城区、余北周巷城区的公交开起来,更好地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第四,做好水源供应保障,根据今年旱情趋势和气象报告,加快曹娥江引水工程、汤浦水库引水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水资源的统筹调度、节约用水等工作。第五,加强用电保障,作为全市电网建设的薄弱环节,余慈地区要联合应对,加快推进500KV观城变、天一到河姆500KV线路等重点输变电项目建设,强化有序用电,保障好民生用电和发展用电。
二是深化统筹发展的规划。继续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统筹发展的基础作用。深入实施《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完善并出台《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加强“一核”、“三片”区域规划控制,尽快编制姚北、周巷城区规划,启动编制公交、供水、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注重加强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衔接,促进余慈地区规划与宁波市域规划的对接完善,建立完善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
三是抓住机遇,打通余慈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大通道。着眼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对余慈区域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加快以余慈地区综合交通网为重点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进大桥连接线和其他接线工程项目,尽快把余慈中心城连接杭州湾大桥的大通道打通,迅速形成余慈地区连接上海、接轨上海的大交通格局。完善余慈三城区的交通路网体系,加快梁周线、慈溪西环线、余姚东外环中横线西延、329国道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便捷畅通。高标准、高水准推进交通通道建设,展示余慈发展的良好形象和环境。
四是创新有效管用的体制。进一步加强余慈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推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统筹的领导体制和合作机制,完善各层面的协商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已商定具体事项的工作进度。完善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合作建设的体制机制,提高公共资源统筹配置和共建共享水平。建立区域产业提升协调机制,提升特色块状经济组织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加强科技、教育等社会发展的协调,完善治安联动、联合整治等机制。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两地同城一体化的发展。
我想,只要我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不断总结和推广广大干部群众好的经验、办法和理念,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干个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余慈地区就一定会成为与世界一流大桥相匹配的,具有世界一流城市品质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