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马光亮在上课时的情景。 (朱和风摄)
中国宁波网讯 在宁海的棋坛上,马光亮可是一个领军人物,从七八岁的儿童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都喜欢找他切磋棋艺,并以赢他为极大的荣誉。这使马光亮的身上多了一分传奇色彩。
成也象棋败也象棋
谈到自己的棋艺生涯,马光亮用手抬了抬厚如酒盅底的近视眼镜说,他对下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二三十年前,他还是一名小学生时,就对街头、弄堂口的棋摊表现出异常的钟情,常钻到大人们的胯下观看下棋,最后竟无师自通地成了一名少年棋手。十多岁时,他与当时宁海的顶尖级象棋高手一决雌雄,竟屡战屡胜。19岁那年,国际象棋大师陈孝堃来到宁海进行象棋比赛时,马光亮是惟一赢了大师棋的人。
自此后马光亮声名大噪。1990年,20岁的马光亮走进了省象棋队集训,由一名亚洲象棋冠军悉心指导,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正规训练,棋艺突飞猛进。1991年,他在全省象棋比赛中,进入前六名。第二年,他在浙江省象棋个人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但在这如日中天的日子里,马光亮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轻敌和自负使他在一次浙江省象棋棋士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当时,他并没有觉得这盘棋赛能左右自己的人生,认为失了这盘还有下盘。可他忽视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年龄是运动生涯的宝。他因此失去了户口入杭州、人入体校的机会。带着失意和懊恼,马光亮重返宁海老家。在那段苦闷的日子中,马光亮突然悟到:何不去帮助那些像过去的我一样的少年长棋艺呢!
爱也象棋恨也象棋
但是,生活并未因为马光亮曾是国家一级运动员而格外青睐他,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负起家庭的责任;作为一个棋手,他又必须追求棋艺。这使他像一枚陀螺似地不停转动在打工挣钱和象棋事业的追求中。他微薄的工资收入只能养家糊口,为了远赴外地参加一场比赛,他只能节衣缩食,一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马光亮太挚爱象棋了,棋友远道而来,对弈通宵;研究棋谱,如痴如醉。但是,生活和现实是严峻的,因为对象棋事业的太多投入,他的婚姻步入了危机,妻子带着对他的哀怨离去了。马光亮的前妻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厚道贤慧。至今,马光亮一说起前妻,那双藏在厚厚近视镜片后的眼睛就会泛出愧疚的神色,他说: “我对不起她。”
独身的马光亮现在宁海城管局做临时工,他很感谢单位领导对他的照顾,有时当地开展象棋交流、象棋赛之类的活动,特别准许他外出。马光亮也只有在棋局的拼杀中,得到一丝慰藉,他说自己爱象棋也恨象棋,象棋“夺”走了他的爱人,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一定会想着法子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在象棋中展现自身价值
现在,马光亮带着30多个小徒弟在当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上象棋公开课,一年到头只有正月初的几天可以睡懒觉休息,平时越到星期天就越忙。他告诉记者,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路灯下的弄堂口看别人在棋盘上厮杀而没人指导,现在悉心指导那些热爱象棋的孩子们,是在延续自己的理想。
马光亮有一个“二不收”的规矩:指导平民百姓和朋友的孩子不收钱。只有回家灶头冰冷没饭吃时,就不客气地在学生家中吃饭了,他戏称自己是吃百家饭。一个叫陈宇星的9岁小孩,在他的指导下,去年摘取了宁波市“迎春杯”少年象棋比赛季军,后来又赴杭州参加全省的象棋比赛获得优胜。
为悉心带好孩子们,马光亮一般在万簌俱寂的深夜,开启电脑对弈棋局,平时也去杭州找高手切磋。他说,要使徒弟们进步,做师傅不能光吃老本,只有不断进步,才不会愧对跟我学棋的孩子们。现在,马光亮在宁海的象棋界名声远播,他的象棋活动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如在北京的一家大集团的老总,通过来宁海和马光亮所带领的象棋手们对弈后,有意与宁海的一些企业搞联营。这位老总说: “宁海重视企业文化,我和这样的企业联营值得!”对此,马光亮说: “如果能用象棋这个平台发展当地的经济,我愿成为一枚过河的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