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李臻)61岁的傅瑞庭多年来精心收集了1300余条宁波谜语,并编撰了《宁波谜语新编》。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收到这份《宁波谜语新编》时,不禁感叹,民间果然大有“宝藏”。
上月底起,我市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搜宝”城市大行动,请市民发现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参加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搜宝”行动立即引发了市民关注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市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每天接听市民来电上百个,共接受各类信件50余封,内容涵盖了谜语、民歌、气功、瓷画像、游戏棋类等。其中,相当一部分线索有进一步考证、挖掘的价值。
一位乐姓市民自制录音了二三十首流传于宁波地区的民间小调和民间行庙会用的曲牌。
庄师傅几十年在农村工作,他常在地间、树下、河畔与老农闲谈聊天,发现了一些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作物栽培经验的顺口溜。根据稻、麦、棉、菜、肥、收、水种、虫等,编写了150条宁波农谚。如:晚稻不过秋,过秋九不收(水稻)。春雨成河,麦收不多。冬至三瓣叶,立夏好过节。谷雨种棉花,要多三根木叉,既通俗又雅致。
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认为,这再一次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只有做一个有心人,“宝贝”就在你我的身边。
据悉,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浙江试点将在宁波启动,该普查工作要求在今年12月以前完成。目前,我市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普查网络机构,对全市4000余名业余普查员完成了培训辅导。预计到6月下旬,将完成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摸底。据估计,普查出的总项目数将达到100000项以上。
同时,浙江省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二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备选项目。据了解,全省共有135个项目入选。其中我市的“三字经”、 “甬剧”、“四明南词”等15个项目入围。目前,各项目申报单位正组织力量,加紧对材料的补充修订工作,争取能入选国家的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