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市民记者体验商账追收
中国宁波网讯 在许多人眼里, “讨债”似乎一直是不能摆上台面的一个行业,前天上午,我与市民记者王潇怀,跟随一家信用监理公司的商账追收师王先生,前往慈溪催讨一笔债务。
前天上午8点多钟,我们来到这家信用监理公司。商账追收师王先生早已等候在办公室,据他介绍,两个星期接到了一笔催债业务,委托方是市区一家模具公司,欠债人张老板在慈溪开了一家文事批发店,4年前他因业务往来拖欠了委托方人民币50万元。去年打过官司,虽然委托方胜诉,但目前只拿到10万元还款,剩下的40万元至今未还。委托方说,他们为催讨这笔债务,早已精疲力竭,于是只好委托商账追收。
王先生说,接到该委托后,他们调查了对方的经济情况,认为具有偿还能力,虽然电话催讨过,但对方不予理睬,所以决定上门催讨。
我们跟随王先生于上午10点多钟赶到了慈溪这家公司。张老板显然没想到追债的人会讨上门来。听到王先生的意图后,张老板连连道歉,然后他就大倒苦水,说并不是不愿意还钱,以前自己的店面很大,就是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才换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我们早已调查过了,你最近的业务很频繁,资金往来量很大,你是有偿还能力的。”王先生拿出一系列证据摆在张老板面前。 “这只是表面现象,真的,我目前的资金非常紧张。”张老板说。
就这样磨了一个多小时,眼看快到中午了,张老板始终苦着脸,重复说着那些理由, “真的拿不出来,等段时间再说吧。”看到我们坐在那里没有离开的意思,张老板开始下驱逐客令了,说他下午有事情,请王先生马上离开,否则他要报警了。
“报警?我是通过正当途径来向你催讨债务的,希望你能好好考虑。”王先生态度非常坚决。
“你要出去办事我们不会阻止,等你事情办完之后再谈,怎么样?”
王先生又拿出相关法律条文,有理有节地讲给张老板听。张老板说,这些道理他都知道,但确实没有钱。整个下午,大家就僵持在小店里。
下午4点多钟,一位客户来到店里找张老板谈业务,张老板请王先生暂时回避,等他把事情谈好之后再谈还款之事。
王先生说, “如果你不答应还钱,我仍将坐在这里,而且要将你的诚信问题告知对方。”这一招果然有效。张老板答应先还一部分钱,剩下的债务签订还款协议。
到下午5点多钟,张老板终于预付了15万元,并承诺在今年之内将剩下的25万元全部付清。
在返回市区的路上,王先生显然轻松了不少。他说从事这行已有5年多时间了,碰到过各种各样的“老赖”。他说,从事商账追收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另外,接单之后,首先要调查欠债人是否有偿还能力。如果对方确实没有偿还能力,那他们就不会前去催讨。如果有偿还能力,则首先通过信函和电话催讨,多次之后仍不偿还的,他们再上门催讨。记者程鑫市民记者感言
以前,我也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待这一行业,认为“讨债”的人总会走“歪门邪道”,通过当天的体验,真切地感受到,其实“讨债”这个行业有很强的法律专业性,如果不使用正当手段催讨债务,那就很容易激发矛盾,最后不但拿不到钱,还会节外生枝。难怪目前很多从事商账追收的都曾是法律专业毕业的。
另外, “讨债”这个行业其实也很讲究技巧,没有一定的水平,确实很难让那些“老赖”乖乖地还钱。疾病控制中心王潇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