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陈朝霞)6月29日晚,鄞州区古林镇张家潭村小礼堂里传出一阵阵悠扬婉转的旋律,这是村文艺队正在排演越剧大戏《五女拜寿》和《状元与乞丐》,张家潭村党委书记严冲华得意地告诉记者: “别看阿拉队伍全是由种田的农民组成的,阿拉可是要到宁波逸夫剧院演出的。”据了解,为了能到城市里的“大剧院”演出,40多名村民已经持续紧张排演了一个星期了。
张家潭村文艺队共有48名队员,年龄最大的有60余岁、最小的26岁,一个年龄参差不齐、完全由农民组成的村级文艺队能登上逸夫剧院的舞台,展示越剧大戏,这不要说逸夫剧院,就是在宁波文艺史上都是第一次。张家潭村党委书记严冲华深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张家潭村文艺队是2004年4月成立的,文艺队成立初期,村民们有针对性地自编自演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品、快板。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村民们就在村头农贸市场空地上摆开架势,宣传安全用电、交通安全常识及和谐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节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前来观看,热闹非凡。渐渐的,文艺队队员们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策划排演《五女拜寿》、 《状元与乞丐》和《何文秀》等越剧大戏。严冲华说: “我们村常住人口只有2500余人,却有100余家乡镇企业,去年工业总产值高达8.4亿元。农民们物质上富裕了,在精神上就有了更高追求,通过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享受文化,这是值得提倡的。所以当去年4月文艺队向我提出借场地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村委会还出资5000元,四家企业则出资6万元,以扶持文艺队。”
于是,从去年4月开始,文艺队请来了鄞州越剧团退休导演陈冠厚任指导老师,每星期二、四、六、日晚上,张家潭村文艺队队员们按照专业剧团的要求开始了紧张的排练。这些没有一点基本功的农民从零开始学习“手、眼、身、法、步”。陈冠厚回忆说: “从唱腔、表演到乐队,每一个细节我都是手把手地教,而队员们也非常刻苦,白天他们忙于生计,晚上又集中排练,平时还抽空听磁带、背台词,学习精神很感人。”
3个月后,第一出大戏《五女拜寿》排练完成,接着, 《状元与乞丐》和《何文秀》也顺利排练完成,今年上半年,三台大戏在村里村外共演出30场,场场爆满。扮演《五女拜寿》中陈松年的村民、46岁的屠幼琴告诉记者:“虽然排练时很累,但看到村民们这么喜欢我们的戏,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尤其是村里搓麻将的人少了,看文艺演出的人多了,更觉得欣慰。”
严冲华告诉记者,张家潭村文艺队已经确定在7月5日、6日晚上在逸夫剧院演出《五女拜寿》和《状元与乞丐》,消息一传出,区里、镇里、村里的村民们纷纷向他“讨”票子,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他还透露,下半年,这三台大戏还将在村内外演出30场。严冲华认为: “这种村委会支持、企业出资、村民参与、群众享受的方式对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和谐家园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而逸夫剧院经理徐曙鸣则告诉记者: “我刚接到村里要求到剧院演出的电话时,还担心他们演出的质量不高,不过到村里现场看了他们的演出后,发现他们完全‘有资格’到正规剧院上演。一个村庄的农民业余队伍到逸夫剧院举行正式演出,这在我们剧院历史上也是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