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撰文/周晖摄影/王勇制图/周晖
猪肉价格的走势,再次让那些盼望肉价会有一波向下走势的人们始料不及———夏天,本是猪肉消费的淡季,猪肉价格却逆势上涨——— 7月4日,宁波猪肉白肉的批发价为20元/公斤,创下新高;就在今天上午,宁波的猪肉白肉批发价达到了20.4元/公斤,毛猪收购价为每公斤14.4—14.6元,两者均创下新高。
而与4月底相比,猪肉价格连续涨幅已然超过30%!
菜市场的猪肉零售价格也持续攀高,在肉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宁波的猪肉产业链遭遇“涨价之痛”。本报记者接连数天通过对猪肉产业链的几类人群的采访,试图展示他们在“涨声响起”时的不同境遇。
养猪大户陈金娣:日子比去年好过
陈金娣是宁波有名的养猪大户,这位心直口快的宁波市畜牧协会会长告诉晚报记者,去年生猪的收购价格很低,长期徘徊在8元/公斤左右,当时养猪场普遍经营比较艰难,卖一头猪还要倒贴100多元,今年4月开始,生猪的收购价开始回升,对养猪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日子可比去年好过多了。”陈金娣坦言,目前按市价,卖一头100公斤生猪的利润约有300元。
“生猪收购价上涨,一方面是全国性猪源紧张所致———去年上半年,由于猪肉价格过低,不少养猪户经营亏本,纷纷宰杀母猪、小仔猪,缩小养殖规模。下半年,受生猪高热病、猪瘟疫情影响,河南、江西等生猪主产区疫情较重,导致生猪存栏数锐减;另一方面是养猪成本越来越高。今年4月底以来,玉米等猪饲料的价格上涨约三成,直接催高了养猪成本。此外,我市生猪养殖场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关闭或拆迁,导致本地猪源越来越少,去年以来,全市已关停拆迁生猪养殖场192个。”据陈金娣测算,未来一段时间,宁波毛猪的收购价还可能继续上涨。
生猪行贩蔡贺军:搞不好要亏本
蔡贺军是河南人,专做贩运生猪的生意,长期在河南、宁波之间来回奔波。
记者拨通老蔡的手机时,他正在河南收猪。对于近期的猪肉价格上涨,老蔡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现在货源紧张呀!”蔡贺军告诉记者,前几年河南的猪源多,要收一车猪不用花什么精力,也有赚头。但如今不少河南养猪户不养猪,而是进城打工,一时间货源“紧巴巴”。另外,猪价涨得太快,养猪户惜售,收购价一日数变,临着装车时还有养猪户要加价的。
目前,天气炎热,拉一车猪有100多头,但猪在中途中暑病死在所难免。本来拉一车猪,除去过路费、油钱、司机工资,赚上一两千元已算不错,但如有三四头病死猪,就要损失五六千元(按每头猪1500元算),虽然有200元一头的补贴费,最后还要自己倒贴数千元,“风险很大呀。”蔡贺军感叹,近期他跑河南的次数也不像往常那么勤了, “少跑少亏。”
屠商叶正伟:生猪屠宰量“缩水”三成
宁波方兴食品公司是宁波城区最大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占到市场份额的60%。
记者7月4日来到位于长丰的这家公司,竟未发现一辆来自省外的运猪车,按常理,方兴的屠宰生猪中应有一半以上来自河南、江西等外省。
“从7月开始的肉价上涨已是第三波了,此前,4月10日、5月1日已有两波上涨。”总经理叶正伟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性货源紧张造成他们的生猪屠宰量“缩水”了三分之一,省外猪源明显减少,7月3日,方兴的屠宰量为1187头,比前一天的1088头减少了99头,而与去年的1500头、1600头的单日屠宰量相比,差了一大截。为了增加省外猪源,他们公司专门派人到福建南平收购生猪,与当地的养猪大户签订收购合同。
每屠宰一头生猪收加工费21元,而屠宰量的缩水让屠宰公司也感到经营压力。 “我们的盈亏平衡点是屠宰量不低于1000头,如果屠宰量继续下降,就可能亏本了。”叶正伟称,目前市财政拟对屠宰生猪给予每头4元的补贴,但难从根本上解决困难。
肉摊业主李师傅:卖一头猪才赚50元
“现在肉价每天都在涨,生意难做!”在东海菜市场摆摊的肉摊主李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4月底,白肉的批发价涨了30%多,但零售环节却没涨那么多,今天的白肉批发价20.4元/公斤,但零售价也就是22元/公斤—24元/公斤。 “涨得高了,老百姓不买账,肉就卖不掉了”。
四月份前,李师傅卖一头猪还可以赚100多元钱,但现在只能赚50元,除去菜市场的摊位费、香烟钿,基本就没赚头了,有时尾货卖不了,还要亏本。现在,李师傅的进货量减了一半,只做半天生意,早上卖完猪肉就早早收工了。
记者注意到,像李师傅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目前城区一些菜市场的肉摊经营显得比较冷清,光顾者比平日少,部分经营摊位也处于暂停状态。
“以往,我这个摊位,每天能卖2头猪,现在,顶多也只能卖一头了,猪肉价太贵,买量明显少了。”在江东演武菜场,一位摊主一脸的苦恼。
民生早餐负责人:一元的鲜肉包利润基本为零
猪肉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餐饮企业、肉类加工企业最近也感到较大的经营压力。
宁波民生早餐公司的一位方姓负责人表示,1元一个的鲜肉大包是民生早餐的一个拳头产品,但近3个月来肉价猛涨,已使鲜肉大包的利润基本为零。
而来必堡、华必和、永和等快餐企业也在今年年初陆续提价,目前又在酝酿新一轮的提价。
消费者应女士:肉价太高,不太光顾肉摊
应女士是地道的宁波人,这段时间去菜场买菜,她很少去光顾肉摊, “肉价这么高,再说夏天吃肉太油腻,所以不太去买猪肉。”应女士说,她家里现在吃得比较多的有鸡肉、鹅肉,虽然价格也涨了一些,但不像猪肉那样明显。 “我很多亲友也是这样应对猪肉涨价的,减少购买次数,即便要买,也就买点瘦肉,配配菜,一个月也就多支出二三十元。”应女士说。
不过,对经济有点在行的应女士说,猪肉是敏感产品,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里占到了3成的份额,猪肉涨价对老百姓而言还有某种象征意义,也让她对目前的物价指数比较关注。
综述
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演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这句话可来描述当前猪肉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变迁,只是“人不同”换成了“利不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生猪收购价在低位徘徊之时,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大致为:多数生产商(养猪户)亏本、贩运经销商薄利、终端零售商厚利;而今年生猪收购价明显上涨后,这种利益分配关系演变成了:生产商盈利、贩运经销商薄利或亏本、终端零售商薄利或亏本。
其实换一个角度,也不难理解———去年毛猪收购价偏低,但猪肉零售价却相对稳定,或降幅不大,利润向流通商转移,而今年毛猪供不应求,收购价攀高后,零售价格增长相对滞后,利润又向生产商转移,这种演变也就造成产业链条上不同“经济人”的不同命运。
猪肉作为农副产品,与农民利益相关联,只要大部分收益能够传导到养殖农民手中,价格的适度上扬并非坏事。但是,如果价格上涨过高或者失控,必将大大增加城镇居民生活负担———这其实是一个市场博弈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目前像猪肉这样的敏感产品却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这使得问题的解决更显迫切。然而,据预测,在未来一两个月里,猪肉的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按照惯例,夏季猪肉价格应该呈季节性下降趋势,而宁波肉价却随北京、广州等城市一道不降反升,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仅是天气等自然因素造成的,还有供需矛盾仍旧尖锐、产业链中间环节多,甚至个别批发商哄抬价格行为等因素。
“关键要建立强有力的市场预测、调控体系,让供需信息透明、及时,目前粗放的、以散户为主的养猪结构造成了无序竞争,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才会形成农副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有关专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