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不要再让受助孩子单独给捐助人写信报成绩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07-23 14:22:39

  中国宁波网讯昨天上午,宁波“手牵手”民间网络助学组织的9名志愿者携带助学物资赶到了贵州毕节。这9名由大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女性志愿者,主要任务是实地调查当地贫困孩子和代课老师的生存现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这次助学之行,不再要求受助的孩子给捐助者寄成绩报告单。 “手牵手”助学组织的新闻发言人“正午” (网名)介绍说,这样做是体现对受助孩子的人文关怀,避免孩子们因写信、寄信而感到压力。

  让孩子们写信不是很合适

  据正午介绍,他们以往在发动志愿者助学时,要求受助孩子每年给捐助人写一封信,汇报学习情况并附上成绩报告单等等。后来发现,这样做有点让孩子们勉为其难。首先,受助的孩子大部分在山区,从家到邮局要走好远的山路;其次,有些孩子还很小,不知道如何写信,有时候写一封信要费很多精力,影响了学习;第三,孩子们写信都要对捐助人说些感谢的话,这会有损孩子的尊严。再说,实行新教改后,学校不再给学生排名次和公布成绩,让孩子们向 捐助人汇报成绩,也不是很合适。

  正午称,有一件事对他们触动比较大。他们上次发动志愿者捐助重庆万州茨竹的孩子(详见本报7月17日头版),有些受助的孩子怕捐助人收不到信,就到邮局寄了挂号信,一封信光邮票就要3.6元,而每个孩子一年的助学款才400元。而且,孩子们去一趟邮局要走4个小时的路程。

  “大家能不能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问题。” “手牵手”助学组织发起人之一“白色杯子” (网名)说。换一种方式得到信息“手牵手”的志愿者认为,捐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大家体验到的是爱心和快乐,并非是让受助者对自己感恩戴德。

  那么如何知道受助孩子们的信息呢?据正午介绍,对有通信条件的地区,他们将派义工和受助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同时掌握善款的去向;对于没有现代通信条件的地区,每年收到助学款以后,让老师辅导孩子们统一写一封信,寄给负责该地区的义工,义工收到信后,再转发给各个捐助人,或者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的形式告知捐助人。这么做虽然多了一道中间环节,但是效果却是事半功倍。

  倡议得到一致叫好

  记者在“手牵手”助学组织创办的网站(http://www.sqslove.cn/bbs)上看到,这个倡议发出后得到志愿者的热烈响应。一名志愿者留言称,受助的孩子们虽然贫穷,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尊严没有必要受到伤害。还有一名志愿者表示,我们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这个建议非常好。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重庆市万州区茨竹小学的前任校长云里飞。云老师认为“手牵手”的这个倡议“充分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云老师介绍说,他们学校有几十个孩子接受了宁波好心人的助学,期末的时候他要孩子们给捐助的好心人写信,有的孩子成绩不好,本来不想写,但老师和家长一定要他们写。有的孩子年纪小,根本不会写信,结果老师写好后,再让孩子们抄一遍,写的是什么孩子们也不清楚。 “手牵手”的这个倡议对孩子们的成长更加有利。

  贵州民间助学促进会的发起人“不停地跳” (网名)也认为, “手牵手”这个倡议更加体现了志愿者的精神。(记者边城雨)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