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16万头生猪优先供应宁波 肉价开始走稳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07-31 07:43:36

  中国宁波网讯今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逐渐走出去年的低谷并持续走高,宁波市场上的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格都达到近年来的历史高位。记者昨日了解到,受高温天猪肉消费量下降的影响,从7月中旬开始,我市的猪肉价格已开始走稳。

  养殖场:母猪睡进空调房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鄞州东吴镇的天童食品公司,这里是宁波的市级生猪基地。

  经过严格的消毒,记者走进猪舍参观。一进猪舍,就看见一名饲养员拿着水龙头对着猪群洒水,给猪冲凉。 “人怕热猪也怕热,现在我们不但在饲料中加一些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还每天在气温高的时候给猪冲两次澡,这样不容易生病。”

  相比之下,母猪的待遇更好,安装了大功率的空调或冷气扇,虽然室外的气温接近40摄氏度,但猪舍里只有30摄氏度左右。这几天,天童食品公司每天都有十几头母猪进入预产期,一天能添100多头小猪。而小猪精心饲养6个月,长到100公斤左右就可以卖了。“除了营养跟上,让猪住得舒服些,疫病会少很多。”公司总经理应善国告诉记者,公司的生猪总存栏量达2万头,年产量接近4万头,目前每天能出栏100多头活猪,主要供应宁波市场,另外,公司还承担着一年保证宁波市1万头活猪储备量的任务。

  ◆目前宁波市级生猪基地有16家,分布在鄞州、慈溪、北仑等地,生猪总存栏量达16万头。另外,由于宁波可养猪的地方越来越少,几家大型市级生猪基地,如梅湖牧业、东方牧业、春光牧场等,目前都面临着搬迁的窘境,大多数基地正在寻找新址,也有的准备去江西等外省建养殖场。

  有关部门:四招应对涨价

  为确保猪肉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我市主要采取了四大措施:

  一是建立生猪调运激励机制。针对当前猪源阶段性偏紧,市贸易部门从菜篮子风险基金中拿出专款,按每头4元标准,对从外地调入的生猪实施调运补贴。

  二是扩大进货地域和进货渠道。将猪源从以河南为主,逐步向江西、福建等地发展。同时通过加强产销衔接,将猪源落实到具体地区和经营户(养殖基地)。

  三是及时启动市级基地牧场和活体储备计划。要求16万头市级基地牧场生猪优先供应本地市场,随时启动市级储备牧场6万头生猪活体储备计划,并落实到水家等10家牧场,供应本地市场。同时积极做好养殖基地生猪补栏工作,鼓励牧场扩大饲养规模。

  四是严密监测市场动态。抓紧制定价格预警机制,严密监测全市毛猪、鲜肉价格和屠宰数量动态,一旦出现重大市场波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建立生猪调运热线,中心屠宰场与经营大户保持电话热线联系,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全市猪肉供应稳定。

  另外,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都建立了瘦肉精检测室(点),检测结果实行网上公示。

  菜场摊主:

  涨价后买肉的少了

  “前段时间每天去屠宰场进货,猪肉的价格都要高一点,弄得人心惊肉跳的,最近一段时间价格稳了点。”在曙光菜场卖了5年猪肉的袁师傅告诉记者,今年猪肉价格高了不好卖,涨价前他一天能卖掉两头猪,现在一天只能卖掉一头。

  “我们的猪肉是一整块进来的,猪蹄、大骨头、肥肉等就占了一半多,猪肉剔开能赚钱的只有排骨和纯瘦肉,其他的部分基本不赚钱。”隔壁一家摊位的肉商告诉记者,以前十几元钱的肉可以烧一大碗,现在烧同样一碗起码要30元。现在吃肉的人本来就变少了,一涨价,吃的人更少了。

  各大超市:

  提供部分特价猪肉

  肉价走高,但超市里还是有特价猪肉卖。昨天,记者在沃尔玛超市看到,超市的入口处张贴着醒目的促销海报:带皮腿肉、带皮夹心、带皮条肉等3种肉品全部每公斤21.6元。一位正在选购猪肉的顾客告诉记者,这个价格比菜场里的每公斤便宜了1至2元。记者昨日走访了乐购、家乐福等超市,发现这里的猪肉也普遍比菜场里的优惠。

  为什么超市的肉比较便宜? “我们有联合采购的体系,浙江省内的几家超市一起采购,采购量比较大,因此价格可以更低。”沃尔玛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过,虽然超市的价格比菜场便宜,但由于目前的肉价还是比以前贵,因此最近超市猪肉的销售量还是有所下降。沃尔玛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一天能卖2000公斤左右的猪肉,现在每天的销售额下降了1000多元,而水产品每天的销售额则比平时增长了2000多元。

  餐饮企业:

  谁也不敢轻易提价

  “我现在最怕客人点水煮肉片、回锅肉这类肉菜,因为不能轻易涨价更不能随意减分量。”昨天,一川菜馆的老板余建伟向记者诉苦,由于害怕失去客源,饭馆一直不敢调价。

  既然菜价暂时不能动,不少餐饮企业于是选择其他方法来缓解压力:有的餐馆改从水、电费上节约;有的餐馆适当减少肉菜的品种,推出以高山蔬菜和河鱼为主的菜肴;还有的餐馆将原来平底的餐具换成了上大下小的尖底碗,虽然看起来碗里的菜是满满的,可实际上比原来少了许多。此外,也有一些小餐馆不堪成本压力,猪肉类的菜价上涨了3至5元。

  虽然“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大型餐饮企业也明显感到了压力,不过目前他们还是希望通过企业自身来消化,如果采用提价的形式,很有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一位从事酒店经营的老总说,做餐饮这一行信誉至关重要,我们会想别的办法来降低成本,不会在提价上做文章。

  “马大嫂”:

  猪肉贵了多买水产

  每天早上,家住飞虹社区的裘女士都会到附近的宋诏桥菜场买菜。她首先来到肉摊前,看中了一块排骨,摊主报价每公斤30元。虽然嘴上抱怨猪肉越来越贵,但裘女士还是买下了这块排骨。“价格虽高,但肉总还是要吃的,次数减少点吧。”裘女士说。

  裘女士告诉记者,肉价贵了以后,餐桌上的水产明显多了。菜场的水产区比以前更闹猛了,新鲜的养殖南美白对虾每公斤只要26元,以前价格高不可攀的基围虾,也从每公斤100元以上跌到现在的每公斤60多元,让不少马大嫂开心不已。 “现在的对虾比猪肉还便宜,很划算,还有冰冻的小黄鱼和小鱿鱼我也经常买,价格很便宜。”裘女士说。

  半个小时转下来,裘女士满载而归。细数一下菜篮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少:0.5公斤排骨、一块冬瓜、0.6公斤对虾、一块豆腐、一把青菜,一共花了36.4元。 “一天的菜都有了,荤素搭配,挺好。”裘女士告诉记者,猪肉贵了,多吃点水产,另外活鸡价格也便宜,只要搭配好,餐桌上的开支多不了多少。

  建筑工人:

  不吃肉菜省一元钱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福明路上的某建筑工地,工地食堂里挤满了打饭菜的民工。豆腐、海带、丝瓜等菜被分成两部分放着,一部分加肉片另一部分不加,加肉片的3元,不加肉片的2元。

  四川民工王富强扫了一眼食堂的菜,最后指着炒丝瓜说:“丝瓜一份。”食堂人员利索地给他舀了肉片炒丝瓜。王富强迟疑了片刻,又叫那人换成了清炒丝瓜。此餐他花了5角钱买饭,2元钱买菜,另外花了2元买了一瓶啤酒。“刚才怎么又换成清炒的了?”记者问。王富强憨憨地笑着说:“天气太热,啤酒不能省,只得省下吃肉钱,否则5元钱不够吃一餐了。”

  王富强是四川人,以前猪肉便宜时,他天天吃。现在猪肉价格涨了,他两三天才能吃上一回。记者11点半离开食堂时,清炒的蔬菜已经卖了一大半,肉片炒菜还剩下一大半。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