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 磊
昨日下午,甬黔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在贵州饭店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议室里,两地120多人齐聚一堂,气氛热烈。大家刚一见面,就握手寒暄,互致问候,相谈甚欢。看到这感人的一幕,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感慨地说: “看到大家这么熟悉、融洽,我深深地感到我们是朋友、是战友、是亲戚,这是两地人民11年感情积淀的成果。”
宁波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一个是远在东海之滨的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一个是地处西南山区的正在加快开发建设的西部重镇,两地虽相隔千山万水,但隔不断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
1996年11月,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市与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开始了有组织、系统性的对口帮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帮扶工作要“让千家万户得益、让千家万户致富”的要求,同时选定两州的1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帮扶对象,与市里24个县(市)区和部委办局结成对子,实施“二对一”结对帮扶。
重任在肩谋帮扶,脚踏实地干工作。建立对口帮扶工作机构,抽调得力干部专门负责对口帮扶日常工作;加强交流合作,每年派出几十人规模的党政代表团赴对口地区进行考察访问,签约帮扶项目,商讨帮扶大计;确立开发式扶贫的思路,把沿海地区积累的发展观念、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移植”到对口地区;注重长远发展,组织教育、卫生、农业等部门赴对口地区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和业务培训交流;关注民生需求,发动单位、企业、市民及海外宁波帮人士捐建学校医院、捐献衣被、结对助学等。
11年间,当地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我市在当地建成65个示范村,修建400多公里村道,解决了35万人、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帮助300多户极贫户进行了旧房改造,对5000多户农户进行了“一池三改” (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
11年间,当地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了,我市帮助对口地区建设了1000多所中小学,20万名山区师生拥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救助3.6万多名失学辍学贫困生就学,80多所中小学与贵州的中小学结成了“手拉手”学校。帮扶建设了90多所卫生院,缓解了200多万农村人口看病难。向对口地区募捐了800多万件衣被。
11年间,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了,我市帮助当地发掘提升了丹寨硒米、普安天麻等50多个传统特产,并将我市的黄花梨、杨梅、改良肉牛、长毛兔、山羊等种植养殖业引入对口地区,目前已形成产业规模。我市多年扶持引种的杨梅树,现已发展到两个州的17个县100多个村,总面积4万余亩,挂果农民户均收入达2500多元。
11年间,当地干部群众的观念变了,我们先后投入1800万余元,帮助建设培训基地,共为对口地区培训各级党政干部、老师、医生和各类技术人员12000多人次,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28000多人次。还接受了10批106名干部,200多名医生、教师(校长)来我市挂职、进修。
11年来,大到一个项目,小到一件衣服,几乎每个宁波人都知道对口帮扶贵州这件事。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整理冬衣送到贵州,人人捐款献爱心送温暖,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十一载帮扶硕果累累。到2006年底,我市已累计在对口地区完成帮扶项目1663个,无偿帮扶3.8亿元。宁波已有1万多人在贵州投资创业,贵州籍在甬务工人员达30万人。我市的对口帮扶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人民的充分肯定,2004年我市作为唯一的副省级以上地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