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环卫工欣喜地在镇海区环卫保洁中心领取《宁波市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本和《宁波市职工医疗保障》本。 (胡建华张 霞摄)
中国宁波网讯 安徽籍外来务工人员徐义胜大火中舍身救儿童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徐义胜壮举不仅唤起爱心如潮,也勾勒出一幅新老宁波人共生共荣的和谐图景。
“促进融合,凝聚合力,共同建设和谐家园”———刚刚召开的全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话题,从徐义胜舍己救人引发的社会反响中,得到了很好的深化。
宁波离不开新市民
凌晨4时,天还没亮,湖南籍外来环卫工唐寿能就骑着保洁车出发了。早上6时以前,他就得把洒落在马路上的头夜垃圾清理干净,然后开始不间断的滚动式保洁。在市区长春路上,他和妻子已经扫了整整7年的马路。据了解,目前在宁波市区,像唐寿能这样的外来环卫保洁工有6000多名,占到了环卫职工人数的90%。
城区道路保洁过去都是本地人在干。然而,随着老一辈环卫工人陆续退休,许多宁波本地人就不愿再接这个班。1993年海曙区环卫部门从安徽招收了第一批道路保洁工。此后,外来环卫工逐渐取代了本地人。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这些外来保洁工日复一日地挥动扫把,穿梭于市区近千条大街小巷。他们为宁波全国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城市建设已经离不开像唐寿能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下面的一组数据充分体现出这支新型的产业大军对宁波这座城市有着何等的重要性:
我市目前外来劳动力总数已达285万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6%,外来劳动力在全市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本地劳动力。而在制造、建筑、商贸、餐饮、流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例更高,如电子、服装等企业中,外来务工人员要占8成以上;在建筑行业,36万名外来农民工奋战在工地,占建筑业从业人员的75%,一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农民工的比例达到了80%;在集卡车运输业中,外来务工人员的比例更是高达90%。
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外来务工人员中不乏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的先进模范人物。仅近3年,全市就涌现出了19位市首席工人,12位市劳动模范,还有一大批外来务工明星及优秀务工者。由此可见,宁波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功不可没。
新市民正融入新“家”
一个只有600多常住人口的小村,竟吸纳了3000多名外来村民,因缺乏认同和沟通,新老村民间的矛盾纠纷不可避免。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由新老村民共同建立的和谐促进会,却把这个村打造成了一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许多矛盾在“家庭”内得到化解,且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这就是慈溪市坎墩街道五塘新村创出的新老宁波人和谐共处的新路子。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居全大市首位的慈溪市,336个村级和谐促进会正在把70多万名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第二故乡新家园。
五塘新村只是外来务工人员主动融入第二故乡的一个缩影。当成千上万的新宁波人用辛勤和汗水融入城市建设者的浩荡人流,宁波同样以宽阔的胸怀报以真诚的回馈: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公共职介“零收费”政策,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就业服务和市民教育,去年以来累计已为6万多名外来工提供了免费职业介绍,12万余人接受了市民教育和职业指导;目前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超过19万人,其中11.7万人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去年减免学杂费1200多万元;实行外来人口计划生育“五免费”服务,子女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0%以上;在全国率先推行建筑业工资支付担保金制度,去年以来为4.6万余名外来工追回工资9247万元;最大限度地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目前外来工会员已达107万……
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外来务工青年杨军和吴昌齐,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来自安徽省六安市,同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工作,都因技术精湛被评为宁波市首席工人,获得了首批在宁波落户的资格,正式成为宁波市民。在本月16日召开的全市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会议上,十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从市领导手中接过户口迁入证书,当场落户宁波,并将开始享受与宁波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义务教育、经济适用房申购、廉租房申请等政策。正像市领导所说的那样:虽然落户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带动的却是整个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每个人都会感到一种激励,一种盼头。
据悉,我市率先在全国推出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一揽子”政策,将给近300万新宁波人带来了福音:工人员不仅可以享受到全程免费的公共就业指导和服务,而且还能享受到像宁波人一样的再就业服务;公办中小学接纳外来工子女就学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并且免除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符合条件的外来儿童的学杂费;外来工居住条件也将逐步提高,安全和卫生条件被提到了首位;为解除外来工的后顾之忧,有关部门正在着力打造适合他们特点的“社保套餐”;外来工政治待遇会更高,不但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民意代表,而且要提高他们在各级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首席工人等评比中的比例;外来工的精神生活受到了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将重视多样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文化认同;还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善待和关怀外来工的意识,增强他们对宁波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
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被称之为“1+14”的政策,给广大新宁波人带来了浓浓的春的气息,他们在第二故乡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