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9月5日电核心提示“三味书店的知名度,就连踏三轮的都清楚。”
花了10年不到的时间,下岗工人卓科慧把一个小小的书铺,做成了浙江最大的县市级民营书店。
同样是在开书店,为什么他会如此成功?
8月24日上午,奉化市南山路11号三味书店。
刚走进门,我就被一句“欢迎光临”吓了一跳。门口迎接大家的,是穿着鲜亮橙色制服的店员们,这个架势,让人有点怀疑走错了地方——这不是饭店门口的迎宾经常说的话吗?怎么书店也用上了。
但每一个去过三味书店的奉化人,其实早都习惯了享受这样的待遇。
这些待遇,包括可以带着孩子到书店里的幼儿专区,边翻书边教孩子。因为那里有专门为孩子和家长休息阅读的座椅,而且颜色是孩子们喜欢的绿色。
卓科慧,35岁,三味书店的创始人,土生土长的宁波奉化人。就在一周前,他将书店的经营场地和图书品种,都扩大了近10倍。
花了10年不到的时间,这个戴着眼镜一副斯文相的年轻人,已经将所在城市的所有竞争对手抛到了身后。
“三味书店的知名度,就连踏三轮的都清楚。”一位1993年就开始做书店生意的奉化老板说。
1500平方米,超过60000种图书,三味书店已成为浙江最大的县市级民营书店。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如今的民营书店领头人,当年曾是一位下岗工人。
接过了父亲的小书店他进了1000多种自己喜欢的纯文学
因为生活所迫,希望还能像之前所在的国有企业未倒闭之前一样,每个月能有几千块的收入,是卓科慧最初的经商动力。这之前,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和经商挂上钩。
1994年,由于所在的国有企业倒闭,卓科慧和妻子不得不接受成为下岗工人的现实。当年,两人从卓科慧的父亲手中接过了家里的那家10平方米的小书铺。“那就是‘三味’的前身。”
卓科慧开起了奉化不多见的小书店。虽然小,但生意也算马马虎虎。这种状况持续了几个月后,就开始有点不对劲了。
卓科慧的做法和想法一样简单,自己喜欢的书就进,不喜欢的就不进。他进了1000多种书,一半以上都是纯文学类。
这样做的后果让他着实傻眼。
“我喜欢的这些书偏重人文类,结果不少书滞销,连续几个月开始亏损。有时甚至一天没有几个顾客进门买书。”
像点样子了要有个让人记得住的东西他叫响了“五个吧”
开头的碰壁让卓科慧清醒了很多。
之后,他开始琢磨起顾客的心理,并在一些细节上进行改变,比如,对书籍初步分类。
没多久,这个小书店就开得有声有色了。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完成了原始积累,三味书店走上了扩张之路。
2001年,卓科慧将三味书店搬到了奉化市中心的惠政西路,规模也逐渐扩大到了170平方米的场所,10名员工以及17000多种书目。
此时的卓科慧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除了一般的小书店,还有一直占据行业老大位置的新华书店。
“和新华书店比规模和图书品种,肯定不行,能竞争的只有管理和服务。”
从一本书上得到启发,卓科慧提出了自己做书店的理念:“真诚、执着、快乐。”另外,还提出了“五个吧”的口号,“找不到,问吧!没有书,订吧!质不佳,退吧!有想法,说吧!有建议,提吧!”挂在了书店里的醒目位置。
这些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有一回,一个学生要买本学习西班牙语的书,他店里没有,向书商求助也没回应。卓科慧专门跑了一趟杭州的外文书店,总算买到了这本书,原价卖给了学生。虽是一笔亏本生意,可他觉着踏实。
从开夫妻店到管理18人团队问题越来越多他想到了数字化管理
开书店和人跑步有点像,跑着跑着,你就会累,就会想很多事情。
店面扩大了,生意好起来了,员工也多了,卓科慧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很多读者反映,不知道自己想买的书能在哪个柜子上找到,总要问书店的导购员。”而忙碌的时候,甚至连导购员都不能马上准确无误地说出架位。
卓科慧和妻子的看法一样,无序的管理降低了书店运作的效率,“最后会影响销售。”
他们引进了全数字化的架位管理系统,尽管这笔费用高达十多万。这也让“三味书店”成为全国第一家进行书本架位管理的民营书店。
结果立竿见影。
试行一段时间后,卓科慧发现这个系统让顾客查阅书目的速度平均提高了2倍。“通过导购员查阅书目的速度是5分钟左右,现在只需要1分半钟。”
而其他民营书店的书店查阅速度,最快也只有三味书店的三分之一。看似不经意的改变,却让书店的销售量提高了近5倍。
吃盒饭引出的话题从“5个吧”到阳光服务他总在不断地变
时至今日,卓科慧开始变得忙碌。而每每有人问他凭什么把书店培养得越来越大时,他会回答:是一种创造式的管理。
“简单说,就是要会变。比如和员工沟通效果极佳的那次盒饭事件。”上个月,因为书店要搬迁,卓科慧和所有员工都在店里忙乎,午餐时间,卓科慧打电话想叫20多个盒饭。第一个电话过去,对方毫无礼貌的回答让卓科慧没有下单。第二个电话后,一家外卖店送来了盒饭,可其中的几次服务差错不光让卓科慧感到生气,还让几个员工也挺窝火。
饭后,卓科慧让所有员工停下了手中的活,开了一次临时会议。
“我和他们讲,这次外卖店的态度每一个人都看到了,大家感受一下,心里是什么滋味。反之看我们书店,如果是这样的服务,我们的顾客会作何感想?”
事后,很多员工都主动找卓科慧来谈了看法,作为一个服务型的员工,应该怎么做。
不停地创新求变,可卓科慧仍然会有一种危机感。反过来,这又让他继续求变若渴。
就在上周,卓科慧给员工统一了服装,一套橙色的服装,胸口印着“SUNWAY”(阳光之路)。他解释说,这是他最新提出来的一套服务质量,叫阳光服务。
“看见顾客要笑,回答顾客提问要随和,发生纠纷时要耐心。”卓科慧说,他准备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些服务准则写入员工手册。(作者: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