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象山
船模老人:留住大海的记忆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09-13 08:03:39

  图为王大来正在修饰他的船模。 (记者余建文摄)

  这几天,象山石浦的王大来老人每天都钻在小作坊里,精心打磨他的船模。“开渔节时,我的‘宝贝’们也要出来见见世面啦。”老人笑呵呵地说道。

  老人的船模作坊在石浦老城一条狭小的巷子里,低矮闷热的平房里弥漫着浓郁的木屑味,一进门便能看见五六艘旌旗招展的渔船,犹如蓄势已久的水手,整装待发。老人坐在工作台前,用小凿子在一条尺把长的小船两侧,小心地刻出一条条花纹,汗水湿透了衣背。

  今年71岁的王大来老人,制作船模至今有10来年了。老人以前是石浦修船社的木匠。 “那时,石浦港里全是两头翘的木头渔船,桅杆林立,船头一只只乌亮的‘眼睛’,别提多好看了。木船经常要修,我们常常忙不过来。”说起近40年的修船经历,老人感慨不已。后来,适于远洋的钢壳船慢慢取代了木船,王大来的修船生涯也结束了,但每一种木头船的结构、样式在老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修船的大锯、斧头换成了凿子、锉刀,老人走进了船模天地。

  制作船模的流程和造一艘真正的渔船没什么两样:先打造龙骨,再刨割、拼接两侧船身,然后是甲板、桅杆、驾驶舱等,用樟木板或衫木板做成,最后刷上油漆,一共有20多道工序。大的船模长近2米,1米多高,小的舢板仅手掌大小。老人捧起一条一米来长的“绿眉毛”船模,告诉记者说,这完全按真船的比例仿制,花了20来天才做完, “把他挂上帆放在小河里,借着风力就能开呢!”

  王大来做船模,开始是兴趣使然,后来渐渐做出了名气,这几年就常有客户上门来订购。开始他做的船模多为象山、台州一带的渔船,像装货的“绿眉毛”,温岭的“小钓船”、 “白节”舢板等,现在老人也常做福建的渔船,如船舷两侧插满花板的“花打洋”, “肚子”大大的“钉送头”等等。这些福建船的图样,都是老人托人从外地买来的。他告诉记者说,因为不识字,外地船的文字资料看不懂,都是看图样凭经验细细琢磨做出来的。做得多了,也看出了不少门道:福建渔船与浙东渔船相比,船身更宽,体量稍大,吃水略浅一些,装饰的花纹和上漆更讲究。 “宁波饭店大堂里那只8米多长的船模型,就是我用三个多月时间造出来的。”王大来自豪地说。

  陪同的镇干部告诉记者,石浦的船模艺人有五六位,老王是年纪最大的一位,能做几十种不同类型的船模。过几天开渔节时,老王有6条船模要拿出来展示。王大来抚摸着船模说,这些木头渔船是渔民的家呀,他这辈子都不会舍弃它!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