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浙江高二的学生多了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课,这门教学内容包括修马桶、做凳子、换灯泡等日常生活常用技术的新课,是省会考科目,任何学生都不得免考。
按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通用技术课”教研员管光海的解释,通用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生活教育,“灯坏了会换,轮胎破了能修。”
“开设这门课是为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浙江“通用技术”包括技术与设计(两册)、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设计、建筑及其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等9册。“由于今年是首次试教,此次只选用了‘技术与设计’两册书。”管光海说,这两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系统认识各种工具,学习一些设计的基本理念。
因为通用技术课动手量占到50%,浙江对“通用技术课”教室也有特殊要求:面积须在90平方米以上,要通水通电,内设至少13张操作台,包括电焊机、砂轮机、钻床、车床等设备。据了解,每个通用技术课教室的配备标准是15万元。
开学之前,浙江省各个学校已调集了1200多名老师担任通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并参加了教育厅举办的相关培训。“授课老师有许多是原来学校的劳技教师,个别也由物理老师、计算机老师转过来。”管光海说,省里也鼓励普通高中邀请职高相关课程的老师作为“外援”。
按照管光海的理解,通用技术课程决不是像修马桶、换灯泡那样动手技能的简单训练,“应该是创意工作坊而不是生产车间。”
以制作“便携式小凳”为例,管光海解释说,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然后收集信息,对市场上已有的小凳进行分析;第三,提出自己的方案,并用图样表达出来;第四,制作出模型;最后,进行技术试验,看看自己制作的便携式小凳能够承受多少质量。“以此打开学生的思路!”
据介绍,美国的通用技术已经走进学生课堂69年;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主课;在香港,《通用技术》进入中学生毕业考已十几年;在日本和英国,相关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过程。
管光海说,从国外教育可以看出,通用技术应该是所有高中生都要学习的一门课,它是一个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课程,其教育价值对每个学生都富有意义。
据了解,浙江省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将采取会考和综合素质项目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会考将采取纸笔测试的形式,考的是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知识、技术思想方法方面的内容。项目测评,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评价,主要是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按照标准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如台灯、相框等。
由于在浙江省开设这样的课程尚属首次,家长学生的意见也各不相同。一位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简直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学校开这门课很有必要。”但也有家长担忧,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是否又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而已与这门课程有了“亲密接触”的同学认为,与其他学科相比,通用技术课“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