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帕”,一个温柔的泰国女性名字。不过,在浙江宁波象山县的居民们看来,它却意味着一场残酷的抵御台风战役。在昨天早晨5点钟加强为超强台风后,“韦帕”的中心风力已达16级,威力直逼去年造成巨大损失的超强台风“桑美”。
62岁的钟必考用粗大的毛竹把茅草覆盖的屋顶仔细地捆扎牢固。这是老人的新房子,两年前老人居住了30多年的茅草屋被台风刮走了。面对即将到来16级台风“韦帕”,老人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而在他身后两公里不到的港湾水面上,如梭的渔船正浩浩荡荡地驶入已经20多年都未曾使用的大型避风港。此时是18日下午3时,“韦帕”正一步步地逼近象山,这个以海鲜而闻名的小县城。
开渔节一天之后迎来“韦帕”
昨天上午,记者在进入象山境内之后,便隐隐闻到台风的气息,这里风雨交加,海水的咸味夹杂着腥味直冲人的鼻腔。在途中,一辆象山县运输公司的卡车停在路中央,车上的工人正努力地拆卸路中心隔离带的广告牌,上面写着:9月16日———2007年中国开渔节。
“总共150个广告牌,现在已经拆了100多个。”车上的工人老张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台风晚上就要来了,广告牌如果被刮倒在路上,就危险了。”他扛起一块刚拆卸完的广告牌,将它堆叠到了卡车上,随后挥了挥手,卡车缓缓向50米外的下一块广告牌开去。
渔网毛竹加固屋顶
抵达石浦避风港以后,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码头上停靠着出海不久便归来的渔船,渔民们将捕来的海鲜装运上岸,然后整理渔网,全部完成后,驾驶着空船向西北方向的蟹钳港锚地、崇山港锚地开去。
此时已是正午12时,水面波澜不惊,渔船首尾相接,列着整齐的队伍向锚地航行着。锚地港湾内,渔船每5艘至7艘地并排下锚停泊着,远远望去,群山环抱之内的港湾显得安宁而平静。
下午3时,记者赶回象山县城的路上,看到了在路边固定屋顶的钟必考老人。他和妻子两人正在用毛竹仔细地固定自家屋顶。茅草屋顶上已经覆盖了一层深青色的渔网,而他们还要用粗大的毛竹加固在渔网上,然后把毛竹首尾捆扎好。显然,“韦帕”并没有吓走这两位执拗的老人。
老人回忆着,“两年前,我的茅草屋被台风刮倒过一次,这次,就没那么容易被刮跑了。”吸取了上次屋子被刮倒的教训,钟必考仔细地把毛竹固定处一遍又一遍地紧紧绑好,最后站在屋顶得意地和妻子相望,“这下应该没问题了!”
如此规模转移多年来首次
普通人前往新桥镇的崇山
港锚地,唯有通过搭乘船老大舒保金的渡轮。在这个村子里,已经20多年没有这么多渔船同时停泊进来了。“这里在成为新锚地之前,是一大片水产养殖场,是不允许船只开进来的。”舒老大把着舵,眯缝着细细的眼睛打量着经过的一排排停泊好的渔船,即便是他,也很久没有看见这样的场景了。
这片新锚地的启用,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完成。面对来势汹汹的“韦帕”,这项工作的完成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周瑞环告诉记者,9月17日接到上级通知,原本停泊在三门口锚地避风的渔船必须在9月18日中午12时之前转移至崇山
港、蟹钳港新锚地。这意味着将有2100艘渔船必须在不到24小时内停泊进来,“这么多年来,渔船的大规模转移是第一次。”晨报特派记者郁潇亮浙江象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