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03年到2006年我市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幅度,前者依次为15.3%、15.5%、12.5%、13.4%,后者分别为39.3%、31.1%、25.1%、12.6%。
分析这组数据可以发现,我市从过去的投资增幅高于GDP一倍多逐年下降到去年低于GDP增幅。而同期,全国的GDP增幅为9.1%、9.5%、9.9%、10.7%,投资增幅26.7%、25.7%、26%、24%,去年投资增幅依然高于GDP增幅一倍多。
能够在投资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保持GDP的平稳较快增长,这意味着投资对我市经济的拉动力和贡献力正在逐渐减弱,促进宁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市开始转型。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本质要求。”市发改委主任王仁洲说,回眸过去五年宁波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一条转型之路。
理念转型———面对资源要素和宏观调控的多重“倒逼”,宁波没有被动应付,而是主动适应,以壮士断臂的勇气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
一座城市的发展路程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2004年,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把我市推到了一个历史关口。
当时,资源小市宁波正遭遇着资源要素供给紧张矛盾:缺水少电,众多企业被迫减产限量。
面对资源要素和宏观政策的多重“倒逼”,怎么跨越“成长的烦恼”,成为决策层破解难题的首要任务。
“‘红灯’躲不过,也绕不过。别指望这次宏观调控‘刮一阵风’、‘砍几个项目’就了事,惟有转变观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顺应’,才能摆脱越发展越烦恼的困局。”市长毛光烈多次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说,我们要在宏观调控这场特殊的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想要考出好成绩,不能靠蛮干。事实上,冷静分析宁波遇到的“成长的烦恼”,深层次原因是多年来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后遗症。
资料显示,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18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55%,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不足全国一半,而且后备资源更是有限。与国内不少城市一样,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的“四个难以为继”。拿土地资源来说,按目前单位GDP增长占用耕地量计算,再过一二十年宁波将无地可用。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广泛深入调研,反复在各种场合强调,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已经不是“要不要”与“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到了非转不可、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要以壮士断臂的勇气,转变发展方式,宁可暂时发展速度慢一点。”
在筹划“十一五”发展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黄金发展期’,努力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努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模式转换,首先就得转换宁波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由外延的投资推动型逐步转向内涵发展之路。
全市上下逐渐形成了共识,多管齐下,努力向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告别。
“这几年来,我们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转换发展模式为主线,坚持好中求快、紧中求活、优中求进,各级干部的发展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现积极变化。”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这样总结其中的深刻体会。
产业转型———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抓住战略机遇期,在宁波锁定了服务业,锻造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理念决定行动。但科学发展道路怎么走,却是个没有先例的新课题。
难题更在于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抓住战略机遇期。因为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必然要淘汰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速度难免会有影响,怎么取长补短?
经济学上有一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是木桶实际容量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板,而是最短的那块。在宁波产业结构的“木桶”上,有一块明显的“短板”———服务业。
200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6.8%,不仅低于长三角地区40.5%和全省39.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倒数第一位,与宁波经济总量名列前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为重要的是,服务业对于解决民生问题、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减少能耗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服务业是继制造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服务业的比重几乎都在70%以上。
宁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就从服务业开始。从宁波的现实基础、资源禀赋出发,赋予宁波服务业鲜明的城市特色。市长毛光烈多次强调要按照“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总体布局,“把宁波打造成为服务于浙江、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的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以运输物流为支撑、以金融服务为保障、以信息知识服务为引领的临港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思路。
2004年10月10日至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大会。“那次会议除了市级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外,还有重点乡镇(街道)和企业的代表参加,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在我市服务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市政府办公厅有关人士回忆说,为了部署发展服务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事先作了多次调研,还召开了几次筹备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依托港口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一轮飞跃。同时,《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两个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十大重点功能区块建设顺利推进,“四个一批”工程顺利实施,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像宁波这样发展服务业的力度,在全国也不多见。”当时,市里还专门邀请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来甬作服务业专题报告。
从2004年开始直至今年,无论是在我市还是在香港举行的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主题都锁定了服务业。市委、市政府的意图明显:学习香港的先进理念,加快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个月刚刚在香港举行的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上,汇丰、恒生、渣打等5家银行与我市签约有意落户,汇丰银行宁波分行最快将于今年底开业。这些香港金融“大鳄”进驻,无疑将加速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我市服务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速局面:从2005年首季至今,我市服务业的增速一直领先第二产业增速,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逐步提升,2006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9.1亿元,比2005年增长15.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1%,首次超过40%,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5%,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吸纳了从业人数约112万人,创造了一半的地方税收。服务业作为宁波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开始全面发力。
三产实现突破,二产有了提升,一产得到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也全面推进,“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相继确立并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从过去招商引资演变为招商“选资”,更加注重引进培育国际进出口贸易市场的外资。
战略转型———既无资源禀赋之优,也无环境容量之大,宁波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
放眼全球,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经济转型中的宁波,既无资源禀赋之优,也无环境容量之大,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下降,靠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粗放型的增长难以持续。面对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及贸易政策的制约,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到了依靠创新这一要素来驱动的阶段。
今年7月初,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率领市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学习考察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地,代表团深切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创新之风,耳闻目睹了珠三角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效。“我们感到了差距和压力,心里震动很大。”记者随同采访时发现代表团成员普遍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随后召开的全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创新作为推进宁波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依靠创新,宁波经济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领价值链的高端;依靠创新,宁波的发展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环境消耗,集约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是继去年之后又一次部署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从依赖资源禀赋驱动发展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源、科技进步,让粗放型企业减速,给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企业加油。从2004年下半年起,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升级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财政资金由原来的扶持所有行业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转变;由单纯扶持大企业向扶持大中小企业并举转变;由注重项目投资规模和量的扩张向注重项目技术档次,注重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注重提高土地、水、电资源要素综合利用水平转变。
创新不只在科技,文化、管理、体制都需要破除束缚,敢为人先。宁波在全国率先出台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一揽子政策,引导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在共同建设中融合、在工作生活中融合、在相互尊重学习中融合,就是管理创新的一个实例。
创新文化正在四明大地开花,创新创业之歌已在东海之滨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