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镇海又发现一处唐代“匣钵”窑址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7-10-17 12:30:55
  中国宁波网讯 近日,镇海文史研究者洪余庆与省收藏协会会员盛勤俭先生在考察镇海九龙湖唐代越窑青瓷窑址时,在三圣殿水库北侧发现了许多 “匣钵”和 “垫圈”,窑址上仍堆积着许多 “匣钵”碎片,分布面积达20多平方米。经初步确定,该处应是唐晚期烧制越窑青瓷工具 “匣钵”的窑址。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 “匣钵”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径达25厘米,最小的16厘米,底部下凹上凸,用灰土烧制,非常完整; “垫圈”用淡白灰土制成,质地坚硬。

  据悉,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九龙湖镇小洞岙青瓷窑址也曾发现与上述相同的“匣钵”,经省、市考古专家鉴定,认为 “‘匣钵’的发明使青瓷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发生了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见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文物与考古》1982年5月第112期)。

  文史研究者洪余庆介绍, “匣钵”和 “垫圈”等工具,不但可以对烧制的器物起保护作用,而且可以叠装,形成匣钵柱,便于在窑室中按窑位作适当排列,形成比较合理的火路分布,充分利用窑室空间。 “匣钵”青瓷烧制工具的发明,不仅使青瓷的生产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而且还推动了全国多地的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到了宋代,当时全国各地的窑厂已普遍采用这一先进技术。(记者 朱志莹 通讯员 洪余庆/文 张峰/摄)



【编辑:王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