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10-22 07:54:46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宁波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思想,先后作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六大联动”、 “六大提升”、 “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全面推向新阶段”等一系列事关宁波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走出了一条富有鲜明宁波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之路。

  为了系统总结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理性应对当前宁波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去年,市社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系列研究”,对十六大以来宁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作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最近,其研究成果,由市社科院院长谢永康主编的“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系列丛书”(共六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期“学苑”约请参与丛书编撰的6位专家,从六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作理论概括,敬请读者关注。

  共建共享:宁波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任春晓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面对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地处浙东的宁波,除了传承“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君子和而不同”等中华民族“和合”文化思想的滋养外,土生土长的浙东文化如明中叶的王阳明和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和谐理念、以及在长期经商过程中形成的诚实守信为本、公正和睦为用的“宁波帮”商贸文化等,对和谐宁波建设具有悠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讲信用增活力,构建政府服务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对政府职能进行改革,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信用政府”,目前已形成了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服务平台)、招投标中心(阳光工程平台)、“96178”投诉中心(公众监督平台)、“81890” (公共服务平台)、政府采购中心(透明交易平台)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政府在整合功能、改革审批、完善法制中,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效、规范、便捷的服务。

  2、扶弱势重公平,建立社会结构新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由于职业、教育、收入等不同产生了一定的分化,我市由于注意社会分配机制的合理性,重视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特别是重视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使社会的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总体上比较融洽、社会矛盾比较平和。

  3、强社区求自治,夯实基层民主新基础。积极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以及“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过渡。我市在社区建设中以民主管理为重点,不断推进和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不断拓展和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文明社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稳定为基础,扎实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城乡社区发挥了平衡多元利益、化解各种矛盾、促进民主参与等作用。

  4、共建设同享受,迈上社会事业发展新台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把构建“和谐宁波”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加快,卫生资源配置不断改善,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又通过“解难创优、爱心帮扶”活动,深入开展“解难创优”等为民办实事活动,使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5、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再奏人与自然和谐新乐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宁波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农业发展与生态平衡等矛盾凸显出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在企业中建立了“3+1”循环经济模式,在农村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经营模式,节能减排,留住了青山绿水,最大限度地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对宁波和谐社会建设现状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创新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再激发创新共建的积极性,这是对宁波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而坚持科学发展,以和谐促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建和谐不忘科学发展,以发展创和谐,是宁波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走在前列的实践路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则体现了和谐宁波建设的本质。同时应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增长方式还属外延性粗放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尽协调等许多矛盾,今后要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在更新更高的基点上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作者为市委党校教授)

  宁波经济发展的转型与提升

  张学超

  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宁波城市经济活力迸发,集聚力与辐射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2002年、2003年位居第8,2004—2006连续三年位列第6,在我国城市经济实力、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排名中也跻身十强。城市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宁波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城市经济的积极转型与提升。

  一、内修根本,奠定腾飞之基。从“科教兴市”到“六大联动”,再到“六大提升”,宁波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的一系列科学决策,使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清晰、工作稳健、基础扎实;二、精准定位,谋建国际港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最初的“工业城市”逐步向“综合型城市”转变,城市经济功能定位进行了多次调校,2006年定位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使宁波城市的功能靶心日益校准,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日益明确;三、突出重点,优化经济结构。宁波城市经济呈现蓬勃生机,“宁波活力”广为称颂;四、优化组合,布局经济空间。以外延扩展为形式、产业空间为载体、城市功能调整为动力,宁波城市经济空间布局有序渐变,日趋优化合理;五、生态集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人口快速集聚、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趋于重化的背景下,我市的土地、水、电等资源约束明显,市政府通过规划控制、体制机制改革,利用土地“招、拍、挂”、峰谷分时电价、阶梯式水价等举措,有效推动了资源的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六、多轮驱动,汇聚强大发展动力。港口经济和民营经济是宁波城市经济发展的两大传统主驱动力,而以会展业、旅游业、创意产业等为主的“新经济”则成为新动力,并有愈来愈强的趋势,宁波城市经济发展的“多轮驱动”日益明显。

  经过多年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创新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的“宁波模式”已然形成,概括其特点,主要是三点:

  一是兼收并蓄,青出于蓝。宁波的腾飞之路既不同于温州的全体民营模式,也不同于“新苏南模式”的“两头在外”,更不同于青岛经济的国有成份独强,而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模式,正是这种混合模式造就了宁波活力;二是积极探索,破除障碍。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过程中,以最高的市场化程度、最大的决策自由度催发企业活力,积极探索,推进制度创新,消除体制障碍,提出了“五不限”,即不限经济成份,不限发展比例、不限经营范围、不限组织形式、不限从业人员,使民营经济脱颖而出,并有效带动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共生共荣;三是立足“宁波创造”,矢志民族经济。原生的、以块经济为特色、以内联外销为主的民族经济活力日显,使民族产业得以壮大。(作者为市经济建设规划研究院博士)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宁波法治建设

  姜彦君

  十六大以来,我市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完善地方立法、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司法公正、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强化民众法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

  一、富有港城特色的地方立法。我市的地方立法建设体现为“六个结合”:坚持法治统一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凸显创制性立法;坚持立法决策与服务大局相结合,注重立法与党的领导一致性;坚持重点立法与重大决策相结合,保证立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坚持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相结合,保证立法为民本质;坚持提高水平与完善制度相结合,保证执政能力的提高;强化服务功能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二、高效务实的法治政府建设。我市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坚持法制统一与地方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党政引导与社会推进相协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有序进展。

  三、 “实体”与“程序”、 “质量”与“效率”并重的司法公正建设。

  四、强化制度特色的宁波法治监督。经过多年真抓实干和努力探索,我市的法治监督无论在权力监督还是在权利监督方面,都取得不断深化的可喜成绩,为我市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法治监督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建构“普治并举”的法治教育格局。我市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初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的普及向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从单一普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实践的转变,从党政的法治建设推进向民众法治文化建构的转变,一个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宁波特点的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六、 “民众推进”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我市重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通过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理试点工作等活动,切实维护和扩大群众的民主权益,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作者为浙江万里学院教授)

  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实践

  陈洪波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市委、市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八八战略”的集中体现。围绕新时期发展目标,抓住科技、产业、教育、文化、制度五个重点环节,着力搞好五个方面创新,并协调推进,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经验。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因素,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牵引力。自1999年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已取得了重要成果,科技创新实现了新跨越。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立足于宁波实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五个重点(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科技政策环境、推动科技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是宁波科技创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强化各类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从“宁波制造”到“宁波创造”的转变,这是我市科技创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经验。

  产业创新不仅仅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驱动力。我市产业创新起步早,发展迅速,至今已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依托块状特色经济,通过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临港工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极大地提高了宁波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同时,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之都”,实现从“贴牌经济”到“品牌经济”转变,以此推进产业创新。

  教育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力。十六大以来,我市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探索城市教育新体制,实现教育规模、社区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新突破,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培养服务城市发展的新能力,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创新型人才开放港、自由港、创业港,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化创新不仅仅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而且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原动力。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陈出新,是我市文化创新的一大特色;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城市精神,培育全社会创新意识,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制度创新既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力。新世纪新阶段,我市以建设“法治政府”、 “阳光政府”、“服务政府”、 “效能政府”为目标,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使制度创新继续走在前列。宁波的制度创新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不少是在全国率先探索,如“81890”服务中心,社区直选、力邦模式等等。我市制度创新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从而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循环。

  (作者为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

  宁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

  陈鹏键

  从世界各国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来看,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高低,不仅关系其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更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又是在不断总结过去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提高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大大高于全国和浙江省平均水平,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无疑表明我市各级党委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经验。其主要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适合时势的战略主张。执政党要肩负起富民强国的使命,必须科学地制定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党执政的首要问题。同样,一个地方党委要凝聚力量、万众一心,关键问题要在不同阶段亮出旗帜鲜明的适合时势的战略主张,这是对变革时代的回应,对人民群众期待的回应。宁波市委正是遵循着这样一种思路,高度重视战略思路的研究,在不同时期对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积极探索,亮出了旗帜鲜明的战略主张,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 “科教兴市”, “六大联动”和“六大提升”等。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影响极大。宁波市委在发展思想上,坚持好与快相统一,做到质量与速度两个轮子一起转,紧紧抓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个着力点,既注重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方式上,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同步。

  三、履行发展为先的执政使命。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多年来,宁波市委高扬发展的旗帜,始终用发展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综合实力实现整体跃升。

  四、牢记以民为本的执政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执政理念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能否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是检验一个地方党委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宁波市委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开展“解难创优”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着力破解阶段性、局部性问题,努力破解事关群众根本利益、涉及全局和影响长远的难题,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五、坚持继承创新的党建理念。创新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动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的必然路径。几年来,宁波市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积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支持各方各司其职、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围绕核心、团结统一的良好局面。(作者为市委党校教授)

  统筹与整合:宁波新农村建设的路径示范

  赵全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后,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从根本上破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经济发达、政府财力雄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的良好条件,积极实施城乡联动的发展战略,通过市域统筹的路径,对市域内城乡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农村社区、农村治理结构和农民的转型,初步实现了城乡之间的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出了一条通过市域统筹与整合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路径示范和经验借鉴。

  首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等有效路径,我市农村经济得以科学转型和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和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机制的创新。我市已在农户兼业经营模式、城乡结合部收入结构模式等农民增收模式的基础上,拓展出了一个涵盖劳务经济、股份经济、租赁经济、保障经济、创业经济的“五型”经济增收新路子,从而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有效地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难题;其次,通过对村容村貌的有效整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合理优化、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科学变革,我市农村社区实现了空间、功能与管理的全面转型,传统的农村村落逐渐转变成为了现代的新型社区;第三,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化,我市农村的治理结构得以科学转型,形成了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第四,通过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区以及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的革新,我市的农民市民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此可见,通过市域统筹和整合城乡发展的路径,我市不仅探究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组织和制度因素,而且初步构建起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由扩展的制度安排,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营造起了和谐的互动机制,从根本上逐步改变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弱势状况,在业已分化的城乡差别的基础上重新构造起了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性,市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呈现出了城乡规划同步实施、城乡产业同步提升、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社会保障同步推进、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当然,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十分崭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对它理论上的理解和实践中的探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市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拘泥于现有的实践基础,而必须不断深化相关改革,进行持之以恒的体制、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生不息的活力。(作者为宁波大学博士)

【编辑:王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