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鄞州云七旬老人用木屑做出精美画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7-11-12 06:05:16
  小小的木屑,很多人看来无非就是垃圾,然而经过郑英法老人的加工制作,却 “变”成了夕阳下的灵桥、晚归的渔船…… “我做木屑画已经18年了。”提起自己的这手绝活,老人很自豪。

 

  一走进郑英法老人位于鄞州云龙甲村的东方画室,能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油画、水彩画,还有老人最中意的木屑画。粗粗一看,木屑画和油画非常相似,非常有质感。如果不是老人特意指出,乍看之下很难分辨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凑近了才发现木屑画就是用各种各样颜色的木屑制作而成。墙上几幅木屑画中,老人最喜欢 《宁波灵桥》,这幅作品是他今年10月份才创作完成的。 “我喜欢它,是因为这幅画对云彩的层次要求非常高,我也是大改了两次才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郑英法老人今年70多岁了,他回忆说,自己向来就很喜欢画画,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只要美术馆有新的作品展出,就一定会去看。 “画画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业余爱好。”但老人也只跟老师学过素描,其他的画法都是自学的。

 

  用木屑作画的绝活,是郑英法老人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慢慢摸索出来的。老人退休前曾是上海机床铸造二厂的一名木模工。一次工作中,他看到木屑在他的手锯下纷纷落下,黄松松的惹人喜爱,于是就萌发了一个念头:可不可以把这些没用的木屑粘在木板上做成一幅画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画是做成了,效果也不错,但是颜色看上去非常单调,只有黄色和黑色两种。于是他又开始动脑筋,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这些木屑用颜料染成不同的颜色。 “现在我已经制作了近40种颜色,如果把几种颜色调和一下还可以变成更多的颜色。”老人现在的木屑画越做越漂亮,不仅是层次、远近,就连透视的效果都能通过不同颜色的木屑加以表现。

 

  18年前,郑英法老人退休回到宁波,本想继续钻研做木屑画的技术,但是因为种种缘故耽搁了。 “我今年又重新开始做木屑画,大概三天到一个星期就可以做完一幅。”

 

  平时除了做木屑画,郑英法老人还带了不少徒弟,都是附近中小学的学生。老人说,现在只教他们素描和水粉画, “木屑画对色彩的要求很高,用哪几种颜色的木屑进行调和,每种木屑的分量要加多少,都是一门学问,不是那么容易就学会的。”不过,郑英法老人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这门手艺能够传承下去,能够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门艺术。老人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做出100幅木屑画,然后办一个木屑画展。实习生 石承承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