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邓少华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将此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此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并在今年9月召开了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一系列战略部署表明,加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服务业,3年前宁波就吹响了号角。2004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大会,明确提出依托港口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一轮飞跃。同时,《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两个政策性文件先后出台。
事实上,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服务业是继制造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
经济学上有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是木桶实际容量不是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在宁波产业结构的“木桶”上,有一块明显的“短板”———服务业。以前,服务业一直是宁波的一条“短腿”。200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7.7%,不仅低于长三角地区40.5%和全省39.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一,与宁波经济总量名列前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为重要的背景是,当时宁波正面临宏观调控及市场、资源、环境等全面“倒逼”的形势,遭遇到“成长的烦恼”:招商断了线,土地批不到,谈好的项目无法上;银根紧缩,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建设难以推进。
冷静客观分析形势之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要摆脱“成长的烦恼”,改变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发展服务业是条有效途径。
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服务业一抓到底,从2004年起每年都召开各种会议进行部署,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市发改委专门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处,去年市里还组织代表团前往义乌学习考察。这些年来,全市发展服务业的思想共识逐步形成,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化,工作力度越来越大,服务业逐渐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市发改委主任王仁洲说,正是市委、市政府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宁波的服务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局面。三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6.1%,高出GDP和二产增速2.2个和2.8个百分点,一直处于领跑发展的“角色”;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38.9%提高到去年的40.1%,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39.9%提高到47.5%,服务业从业人员从114万增加到134.8万,占总就业人员比重由28.9%增长到31.4%。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990.9亿元,增长17.5%,服务业税收191.1亿元,增长30.2%,其中属于地方收入的达115.4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4.2%。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更趋明显,服务业已成为我市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增长点。
如今,飞速发展的服务业使我们这座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改变,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同步提升,都市商务圈、现代物流圈、生态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 “中提升”战略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交易平台、供应支撑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增强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如果说,三年的努力让宁波尝到了发展服务业的“甜头”,未来宁波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面繁荣服务业发展,构筑“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连接海内外”的大格局,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任务依然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