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宁波11月17日电(人民日报记者陈伟光)昔日盐碱地,如今成为以液晶光电、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2.3平方公里的土地,吸聚51亿美元外资,去年贡献13.62亿元税收;工业排污达标率100%,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率100%,社保覆盖率100%。这些,都发生在宁波保税区。 “我们要努力建成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马兆祥日前对记者说。
宁波保税区成立于1992年11月,是全国15个保税区之一、浙江省惟一的保税区,享有“保税、免税、免证”特殊政策。15年来,已有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落户,累计引进内外资企业6199个。
“招商引资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我们注重的是绿色招商,从源头上确保经济与环境双赢。”马兆祥告诉记者。现在,外资要入驻宁波保税区需要跨过三道“绿色门槛”:一是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较重的项目,尤其是污染型项目,不论投资额多大,都一票否决;二是投资密度门槛,购买标准厂房和购地自建厂房的投资密度分别要达到每平方米600美元和300美元;三是产业准入门槛,管委会制定了鼓励高科技发展的主导产业,新引进的外资必须围绕这些产业门类,使产业链不断完善。只有优质企业才能跨过“绿色门槛”。目前,区内拥有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奇美电子,全球第一大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冠捷科技,全国最大的单晶硅生产企业立立电子等。预计3年内,宁波保税区将形成年产值达1000亿元的世界级液晶光电产业基地。
建“绿色通道”,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宁波保税区管委会设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中心、经贸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推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免费”的代理服务制,项目从注册登记、开工建设直到投入生产,整个过程都有专人提供代理服务。针对区内生产型企业货物进出频繁,空运货物多、时间紧等实际情况,推出了24小时预约通关、查验制度,开通网上税务申报。针对光电企业“技工荒”,保税区管委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与全国350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19所院校建立了光电产业人才定点培养基地,前后引进各类人员3万多人。 “到这里投资,省心!”宁波精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林传家说。
2006年4月,宁波保税区启动了“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制定了100%签订劳动合同、社保参保率100%、100%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等3项标准。如今,这3项标准都在全区得以执行。一些企业员工说,现在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一系列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已经明确,政府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放心多了。企业也从疲于应付的劳资纠纷中抽身,专注于生产经营,企业与职工双赢局面初步形成。 (原载200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