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春晓业余文艺纱船队。 记者 程潇龙 摄
纱船(又称旱船)曾广泛流行宁波民间,一般出现在乡村庙会和各种庆祝活动中。半个世纪前,纱船在北仑春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当地10位老人筹资2万元,凭记忆复原了一艘古纱船,并组建了一支纱船队进行巡回表演。
纱船沉寂50多年
昨日,记者来到北仑区春晓镇上横文体中心,看到了老人们制作的纱船:纱船高3.6米、分上、中、下三层。船身用精美的镂刻工艺描绘了盘龙翔凤、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
记者了解到,这艘纱船凝聚了10位老人的集体智慧,最先提出造纱船的卢潮鑫老人告诉记者,三山(春晓镇旧称)背山面海,船在解放前是当地人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运输载体。村民出海时希望一帆风顺,回来时希望满载而归。当地人自古以来爱船,并把船视作吉祥物。过去,每逢踩街、闹灯会,当地人总要制作一艘“纱船”进行表演,以此寄托美好愿望, “但后来已有50多年没有看到过村里舞纱船了。”
今年80岁大寿之后,卢潮鑫老人想重造一艘纱船。随后,他找到邱诗全、王志初两位老人,立刻得到对方的赞同。3人又找来其他7位经常在一起举行文艺活动的老人,没想到大家一致同意。
两月造出精美纱船
可是造船的钱从哪里来?村里老年协会经济薄弱,不可能拉到“赞助”。老人们一合计,干脆自己凑钱得了———每人2000元。记者了解到,10位老人中大部分家里并不富裕,不过老人们的想法得到了儿孙们的积极支持。特别是70岁的郭宏贵老人,他患有多年的腰椎病,他把自己用来看病的2000元钱也捐了出来。就这样,10个人总共凑了2万元。
资金到位了,造船的重要任务则落到了老木工王志初肩上。可是,做了数十年木工的王志初老人却从来没有做过纱船。卢潮鑫老人根据自己的记忆,用了10多天时间绘出了纱船的草图。王志初拿着草图,又向邻近几个村子的老人虚心请教。心里有数后,王志初老人早起晚睡开始了造船工程。老人白天在家里的院落里忙活,晚上则在一盏60瓦的灯泡下检查修改当天的工艺。2个月后,一件综合木、雕、漆、绘的大型纱船建造成功。
精彩演出引起轰动
纱船有了,老人们组建了一支纱船表演队伍———春晓业余文艺纱船队。10个队员随后开始紧张排练,80岁的卢潮鑫老人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来到院里努力回忆当年长辈们舞纱船时的走步,摸索其中的诀窍。经过一番勤学苦练,舞纱船的走步终于娴熟了。但是,纱船重量不轻,时间一长老人们难以承受。经过一番琢磨,大家运用集体智慧搞了一个创新,在纱船里面隐藏一辆小三轮车,表演时累了就用三轮车“代步”。
2007年10月21日,老人们欢天喜地搬出自己制作的纱船,在村里的上横文体中心的广场上,开始了第一次公开演出。消息传开后,数百人从春晓镇的三山、咸昶、慈岙三个村赶来,为10位老人精彩的纱船表演欢呼鼓掌。
年轻人爱上舞纱船
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部门了解到,作为宁波一项绵延200多年的文化遗产,纱船一度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在宁波文化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春晓镇文化站努力,成立了镇民间艺术研究会和春晓镇民间创作基地,正在整理和抢救一系列传统纱船文化。
目前,春晓业余文艺纱船队已经吸收了年轻的队员——— 40多岁的上横村村民卢如良,拉着20岁的女儿卢玉盏加入了纱船队。现在,纱船队有两个愿望:一是今年除夕那天在春晓镇进行声势浩大的巡回演出;二是明年想把宁波的古纱船舞到北京奥运会上……记者程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