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非法集资:不得不防的陷阱 市民谨慎投资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11-21 02:42:25

   

  宁波银监局有关人士提醒: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造成的损失也由集资者自己承担。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非法集资者承诺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市民要提高警觉,谨慎投资。 

  我市慈溪观海卫镇朱某半年内非法集资诈骗6400多万元,日前他因非法集资被移送司法部门审查起诉。朱某罪有应得,但40多名投资者却面临血本无归的境遇,其中裘家三姐妹境况更是悲惨,三人一共被骗1000多万元。面对日益增多的非法集资案件,宁波银监局有关人士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切莫上当。 

  非法集资重新抬头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在我国许多地方重新抬头,个别地区呈蔓延趋势。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非法集资案1999件,涉案金额296亿元。今年1至3月份,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两类案件就立案342起,涉案金额59.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1%和482%。 

  我市金融秩序总体良好,一直没有发生过影响较大、危害社会安定的非法集资案。但今年以来,我市非法集资案件增长较快。据公安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公安部门已立案侦查涉嫌非法集资案件7起,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发案数和发案金额分别比去年增加3起和8000万元,并出现了“新智网”这样影响较大的网络传销非法集资案。 

  我市非法集资案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涉及的地区逐步扩大,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并且花样不断翻新,隐蔽性和欺骗性越来越强。同时,犯罪嫌疑人大量通过网络作案,组织更加严密,不少犯罪网络不仅从市外和省外,更有从境外向我市渗透进行作案。因此,不少非法集资活动不仅使受害人群不断扩展、受损金额不断增大,还加大了有关部门查处的难度。 

  非法集资形式多样 

  一些非法集资活动巧立名目,通过传媒进行包装,大肆广告宣传,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迎合人们快速发财致富的心理,如宣扬一年包赚300%的“瑞士共同基金”等。 

  慈溪观海卫镇的犯罪嫌疑人朱某,为了招徕客户,用高额利息作诱饵,月息刚开始时为2分1厘,后来提高到3分、4分,最后甚至达到8分,1万元钱交给他,一年后仅利息就高达9600元。同时,他还规定每10天支付一次利息。为使投资者相信,他还安排车子把他们送到慈溪等地一些企业参观,宣称他在这些企业有股份等,以致许多人被迷惑上当,更有一些人参观后又追加投资。事实上,这些企业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宁波银监局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非法集资活动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分析已经查处的案件,主要表现为几种形式,一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批准,违规向社会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如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其骗取资金的目的。 

  非法集资危害巨大 

  去年,象山张某和其婶婶两女子非法集资案件告破,但她们从40多名群众手中骗来的800多万元已经挥霍,绝大多数无法追回。参与非法集资的群众大多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因此,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其危害性也日益增大。非法集资活动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非法集资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损失惨重,而非法集资的受害者又主要是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困难群体,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此外,有的非法集资活动还以“响应国家林业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名,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宁波银监局有关人士提醒广大群众: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造成的损失也由集资者自己承担。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非法集资者承诺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市民要提高警觉,谨慎投资。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