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城事热线》邀您互动:“村改居”社区照明改造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07-11-29 09:37:33
 

  什么是村改居?为什么要对村改居的照明设施进行改造?改造的费用从哪里出?11月29日下午,中国宁波网《城事热线》将进行视频互动——“‘村改居’社区照明改造谈”,期待您的参与。

  11月29日中午13:00—14:00,《城事热线》邀请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城管一处处长助理史荣华、宁波市市政管理处市政照明管理所所长郑立峰、宁波市市政管理处技术设备科副科长周欢来,走进直播室,就“‘村改居’社区照明改造谈”这个话题与网友进行互动。如果您对“‘村改居’社区照明改造谈”这个话题感兴趣,有好的建议和方法的话,请在论坛中发帖,或者拨打城事热线电话87796310。

现场直播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城管一处处长助理史荣华

宁波市市政管理处市政照明管理所所长郑立峰

宁波市市政管理处技术设备科副科长周欢来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城事热线》。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是“村改居”社区照明改造,同样我们的城市的公共建设相应的得到的增长,得到了改善,今天的主题是社区照明改造,我们就小的方面来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农村的变化。先介绍一下嘉宾,坐在我旁边的是;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城管一处处长助理史荣华、宁波市市政管理处市政照明管理所所长郑利峰、宁波市市政管理处技术设备科副科长周欢来。   我在开始提到了我们有一个词叫村改居,是农村改成居民社区吗?   史荣华:该词是在宁波提出的,中心城区有以三江口和东部城为两个核心发展的格局,实际上就是以三江口为中心,以东部新城为商业行政中心为结构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是这些工作,从2001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农村经济合作社改革的计划,一批村子就变成了社区,村改居就是根据这个过来的。   主持人:原来我们的农村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史荣华:原来我们是叫城乡结合部,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开放,就被周围的城市吞并了,就变成了城中村,现在就要改造,改造了之后一些像(东该巷(音译))等等一些就成为了居委会了。   主持人:就是原先的农村人变成了新的城市居民,这两年有一些变化,您感觉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比如说我们的各式各样的方面的进展,像我们刚才提到了我们的小房子变成了高楼。   周欢来:因为以前我们的社区相对比较薄弱,基础设施的这一块存在着无灯或者不亮的现象,居民出行不太方便,通过村改居改造了以后,逐步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我们是从2001年开始,那我们的村改居是07年施行的吗?   史荣华:我们是对四个村进行试点,是海曙的一个村,还有江东区的一个村,就是这些工作。   主持人:一共有多少个村庄转成了社区呢?   周欢来:我们05年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查,刚才我也说过了,村改居符合条件的的话有52个村,我们改造了38个村,所以不在这个管理的范围之内,还有38个村现在发展的还不够,现在还不确定,我们把它列为了改造的范围。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符合要求,那么这是什么要求呢?   周欢来:农村不再以农业生产,农民不再从事劳动,至少有2/3的农民不再从事劳动,不再以农产品收入为来源了这些就可以了。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可以了解一下,原先村改居是怎么样的想法,想到把村改成社区的呢?   周欢来:就是考虑到他们没有地方再生产了,根据国家社会保障就列入社会统筹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可以把原来的村委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有的村规模比较小的,给它进行合并,这样的改造。   主持人:相应的农村的公共设备就有所提高,今天的主题是照明设备,原先这些地方的照明设备它是怎么样的呢?   史荣华:我们原先的村它所有的照明设施就是由村里面进行安装,维修养护的很少,主要是破损的,黑灯、缺灯的现象也是严重的,它的亮度比较差,因为农村的维修养护跟不上,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他们的社区公共照明是比较差的,给村民夜间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主持人:这个问题应该是很长期的问题,是不是在村改居了以后才发现这些问题的呢?   郑利峰: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一些街道都是村改居范围之内的,以前就是有村民要求的时候,我们才去实施,05年的时候增多了以后,我们也意识到了村改居的照明问题,是要做一个彻底的调查,做一个专项的规划,我们从05年开始就对村改居进行了调查。   主持人:这个调查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呢?   郑利峰:就是对村改居的现状进行调查。   主持人:是对居民进行调查吗?   郑利峰:是到实地进行调查,我们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对52个村改居地区进行了现场的察看。看了以后就感到村改居的照明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地方设施比较陈旧,比如说线的损害问题都比较严重,有的地方形同虚设,还有个别的路段能耗比较大,道路很暗,有的地方路灯布局也不是很合理,有的村是村头一个村尾一个,当中的不亮了,所以在有灯的地方,在城区里面,江东跟海曙的情况比较好,江北灯也比较多,像江北缺灯的地方比较严重,村的经济比较薄弱,有的只安装一个,他们考虑到费用,有的地方缺灯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通过这样的补差以后,我们把52个村改居的基本情况就掌握了。   主持人:以前是不是给居民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吧?   郑利峰:从2000年开始,村改居的照明问题一直在提,我们每年城管局都有一笔补贴,哪里还没有路灯按一个,都是被动性的。所以,后来居民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还有一个就是村改居的大多住的是外来人口,社会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发生偷盗、抢劫的时间比较严重。所以,群众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我05年的时候对村改居的照明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普查。   主持人:这是一个原因,它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周欢来:我们就对城中村的改造,我们路灯管理所当初是在城区里面,它主要负责的范围是城区里面的照明,所以村改居了以后,我们有计划的把这一块统筹到管理当中我们也正在考虑。   主持人:刚才照明设备的范围你也提了一下主要分为几个区呢?   周欢来:我们主要是中心城区里面,江东、海曙、江北三个区。   主持人:他们在工作方面有什么不同点吗?   郑利峰:老城区的项目一般都是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养护,都是有序的在从事照明工作,然后村都是各自为政,会比较乱,会有不同,会跟城区大大的不同。   主持人:跟城市有什么不同呢?   郑利峰:村的能耗比较高,布局不是很合理,我们的城市道路照明有一个标准,我们对52个村改居的照明目测几乎都达不到设计标准的要求,所以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情况很多,不达标的情况比较严重,村改居里面老百姓的呼声也比较高,他们说城里面这么亮我们这里这么暗差距特别的大。   主持人:那现在我们在改造之后呢?   周欢来:改造后的效果比较明显,老百姓也都是比较高兴的。   史荣华:我是9月底的时候,改造已经基本结束了,当时我跟周科长和几位安装的同志,一起把三个区安装好了灯都到现场看,当地的老百姓都说你们做了好事,晚上出去就放心大胆了。   主持人:这次我们村改居的照明设备,会和我们城市的照明设备改造后设备是一样的吗?   史荣华:基本是一样的。   郑利峰:是完全按照城市的标准改造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标准上面不考虑太高,都是按照道路基本的标准实施的。   主持人:此次投入的经费有多少?   郑利峰:这次计划的是858万。   主持人:全部投入进去了吗?   郑利峰:当时我们考虑的是立足路灯,因为这种路灯造价比较高,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我们对部分的路灯进行了调整。调整了以后结算出来是815万左右。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城事热线》。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是“村改居”社区照明改造,同样我们的城市的公共建设相应的得到的增长,得到了改善,今天的主题是社区照明改造,我们就小的方面来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农村的变化。先介绍一下嘉宾,坐在我旁边的是;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城管一处处长助理史荣华、宁波市市政管理处市政照明管理所所长郑利峰、宁波市市政管理处技术设备科副科长周欢来。   我在开始提到了我们有一个词叫村改居,是农村改成居民社区吗?   史荣华:该词是在宁波提出的,中心城区有以三江口和东部城为两个核心发展的格局,实际上就是以三江口为中心,以东部新城为商业行政中心为结构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是这些工作,从2001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农村经济合作社改革的计划,一批村子就变成了社区,村改居就是根据这个过来的。   主持人:原来我们的农村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史荣华:原来我们是叫城乡结合部,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开放,就被周围的城市吞并了,就变成了城中村,现在就要改造,改造了之后一些像(东该巷(音译))等等一些就成为了居委会了。   主持人:就是原先的农村人变成了新的城市居民,这两年有一些变化,您感觉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比如说我们的各式各样的方面的进展,像我们刚才提到了我们的小房子变成了高楼。   周欢来:因为以前我们的社区相对比较薄弱,基础设施的这一块存在着无灯或者不亮的现象,居民出行不太方便,通过村改居改造了以后,逐步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我们是从2001年开始,那我们的村改居是07年施行的吗?   史荣华:我们是对四个村进行试点,是海曙的一个村,还有江东区的一个村,就是这些工作。   主持人:一共有多少个村庄转成了社区呢?   周欢来:我们05年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查,刚才我也说过了,村改居符合条件的的话有52个村,我们改造了38个村,所以不在这个管理的范围之内,还有38个村现在发展的还不够,现在还不确定,我们把它列为了改造的范围。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符合要求,那么这是什么要求呢?   周欢来:农村不再以农业生产,农民不再从事劳动,至少有2/3的农民不再从事劳动,不再以农产品收入为来源了这些就可以了。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可以了解一下,原先村改居是怎么样的想法,想到把村改成社区的呢?   周欢来:就是考虑到他们没有地方再生产了,根据国家社会保障就列入社会统筹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可以把原来的村委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有的村规模比较小的,给它进行合并,这样的改造。   主持人:相应的农村的公共设备就有所提高,今天的主题是照明设备,原先这些地方的照明设备它是怎么样的呢?   史荣华:我们原先的村它所有的照明设施就是由村里面进行安装,维修养护的很少,主要是破损的,黑灯、缺灯的现象也是严重的,它的亮度比较差,因为农村的维修养护跟不上,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他们的社区公共照明是比较差的,给村民夜间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主持人:这个问题应该是很长期的问题,是不是在村改居了以后才发现这些问题的呢?   郑利峰: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一些街道都是村改居范围之内的,以前就是有村民要求的时候,我们才去实施,05年的时候增多了以后,我们也意识到了村改居的照明问题,是要做一个彻底的调查,做一个专项的规划,我们从05年开始就对村改居进行了调查。   主持人:这个调查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呢?   郑利峰:就是对村改居的现状进行调查。   主持人:是对居民进行调查吗?   郑利峰:是到实地进行调查,我们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对52个村改居地区进行了现场的察看。看了以后就感到村改居的照明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地方设施比较陈旧,比如说线的损害问题都比较严重,有的地方形同虚设,还有个别的路段能耗比较大,道路很暗,有的地方路灯布局也不是很合理,有的村是村头一个村尾一个,当中的不亮了,所以在有灯的地方,在城区里面,江东跟海曙的情况比较好,江北灯也比较多,像江北缺灯的地方比较严重,村的经济比较薄弱,有的只安装一个,他们考虑到费用,有的地方缺灯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通过这样的补差以后,我们把52个村改居的基本情况就掌握了。   主持人:以前是不是给居民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吧?   郑利峰:从2000年开始,村改居的照明问题一直在提,我们每年城管局都有一笔补贴,哪里还没有路灯按一个,都是被动性的。所以,后来居民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还有一个就是村改居的大多住的是外来人口,社会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发生偷盗、抢劫的时间比较严重。所以,群众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我05年的时候对村改居的照明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普查。   主持人:这是一个原因,它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周欢来:我们就对城中村的改造,我们路灯管理所当初是在城区里面,它主要负责的范围是城区里面的照明,所以村改居了以后,我们有计划的把这一块统筹到管理当中我们也正在考虑。   主持人:刚才照明设备的范围你也提了一下主要分为几个区呢?   周欢来:我们主要是中心城区里面,江东、海曙、江北三个区。   主持人:他们在工作方面有什么不同点吗?   郑利峰:老城区的项目一般都是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养护,都是有序的在从事照明工作,然后村都是各自为政,会比较乱,会有不同,会跟城区大大的不同。   主持人:跟城市有什么不同呢?   郑利峰:村的能耗比较高,布局不是很合理,我们的城市道路照明有一个标准,我们对52个村改居的照明目测几乎都达不到设计标准的要求,所以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情况很多,不达标的情况比较严重,村改居里面老百姓的呼声也比较高,他们说城里面这么亮我们这里这么暗差距特别的大。   主持人:那现在我们在改造之后呢?   周欢来:改造后的效果比较明显,老百姓也都是比较高兴的。   史荣华:我是9月底的时候,改造已经基本结束了,当时我跟周科长和几位安装的同志,一起把三个区安装好了灯都到现场看,当地的老百姓都说你们做了好事,晚上出去就放心大胆了。   主持人:这次我们村改居的照明设备,会和我们城市的照明设备改造后设备是一样的吗?   史荣华:基本是一样的。   郑利峰:是完全按照城市的标准改造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标准上面不考虑太高,都是按照道路基本的标准实施的。   主持人:此次投入的经费有多少?   郑利峰:这次计划的是858万。   主持人:全部投入进去了吗?   郑利峰:当时我们考虑的是立足路灯,因为这种路灯造价比较高,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我们对部分的路灯进行了调整。调整了以后结算出来是815万左右。   主持人:就是在这么多个村改居投入了这么多?   郑利峰:对,38个。因为我们当初计算是52个,后来又知道有部分的土地经营列入了规划,这次没有实施,只是实施了38个村改居的道路交通的改造。   主持人:剩下来的是不是要在接下来的时间进行改造?   史荣华:刚才说了有52个,我们实施了38个,其他的是规划已经定下来,要整体的改造了,还有要开发的,这部分我们就不改造了,改造也就是重复投入了。如果地块开发,所有的市政设施,全部会配上去的,如果现在我们改造了,说不定半年以后开发商就会拆迁,我们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了。   主持人:我们最先改造是哪几个村呢?   史荣华:主要是海曙和江东的。   周欢来:应该说是3月底的完成验收的,效果也是很好的,试点成功了以后我们是在推广的,老百姓的反应还是不错的,就开始在其他的村进行推广。   主持人: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吗?   周欢来:整个工程应该说是我们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在区里的城管局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特别是社区民众大力的支持下,应该说是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及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难的问题。政府也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主持人:我想老百姓还是比较高兴的。   周欢来:当时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挑战。主要是时间紧,任务重,责任也比较大,我们预计工期是180天,计划52个村计划用两年的时要完成。后来确定要一年完成,工期协定是180天,从时间讲是比较紧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比较重的,我们计划是安装4100多盏灯,实际安装我们安装了4277盏,这个工程量也是比较大的。因为,据我们资料显示,这个相当于90年代初,整个宁波城区里路灯的总数,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再一个我们担负着整个中心城区照明和景观照明日常的养护任务。   这两个任务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是比较繁重的,尽管是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工作要做好,而且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总感觉压迫比较大。第三个就是点多面广,跟不上管理,村改居分布在三个区、城乡接合部,所以点与点之间,区与区之间,都是比较远的。在工程施工时遇到了问题,对我们管理协调难度相当的大。在一个就是点和村工作面比较小,环境比较差,我们施工计件用不上,我们就用登高车,到那个地方就受到了限制,我们的城市和农村还有区别的,城市道路比较宽敞,农村这些道路狭小,弄堂也多而且空中各种线路很多,比如说高压线,低压线,有的电视线和电话线也给我们的施工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今年的高温比较长一点,我们宁波的高温天气来的也比较早,持续高温的时间比较长,40度以上据报纸上报道也达到了十几天,而且我们今年也有两个台风,虽然没有正面的影响我们市,但对我们的施工进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尽管困难很多,我们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利的措施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一个就是我们前期的工作做的比较充分,责任比较仔细,比较扎实。我们05年的时候对村改居的工作进行了普查,了解了灯的情况,我们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就根据了情况制订了计划,把能想到的困难都想在了前面。   这是一个,第二个我们组织了精干的力量进行了施工。还有我们懂业务的人员,都参加了这项工作,同时还要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保证工作如期的完成。第一个我们就是由于工作点、施工机械受到了限制,我们就采取了用梯子爬,用脚蹬,工人手工作业的方式,而且要小心翼翼的进行。同时我们在安装的过程中还要小心翼翼对原有的线路进行保护,不能因为我们的施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一个是区城管局、城管部门跟社区进行联系,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难题我们也进行了沟通,及时获得支持和帮助,比如向工地送冷饮的工作保证这项工作顺利的完成。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感觉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做起来真的不是很容易,那我们总共的时间用了多少时间呢?   周欢来:我们基本的工期是用了180天,实际上我们是从5月份开始,到9月底就结束了。应该说是10月12日……   史荣华:我们是10月12日竣工验收的。   主持人:那史助理也给我们介绍一下。   史荣华:我刚才也说了安装工人的确是不容易,我们安装的高峰期就是在6、7、8、9月的时段,刚好是宁波最热的时候,您想想我们正是在家里吹电风扇的时候,他们要工作。   周欢来:他们有时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史荣华:我就觉得这些同志的确是非常的辛苦。   主持人:居民当时对这次的工程有什么样的反映呢?   周欢来:他们也知道我们的工作,也给我们递水,让我们休息休息,居民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我们也很感动。   史荣华:居民支持的多,但是也有个别的居民也会有一点矛盾。比如说安装的时候,我们选点的时候刚好靠近他的家了,我们施工的过程当中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还有比如说线路可能要经过等问题。具体的事务可能郑处长感受比较深。   郑利峰:有的到我们的灯下面打牌,从几个方面考虑,我们尽量的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主持人:我们的工作是尽量的不要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是吧?   郑利峰:对,所以从我说的几个方面,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当地工作,居民有的也是非常的理解,如果对你产生了影响,我们会移位,所以现在装好了以后好象还是比较好。   主持人:安装好了以后我们城管局做了什么(工作?我们如何积极配合这方面的工作呢?   史荣华:结束了以后,我们就召集城管局、社区、街道这些人协调这个事情。我们进行了工作安排,还有涉及到资金的安排,对村改居照明我们就拨了853万的专项资金,就用于村改居的项目,就是投入专项资金。还有我们就是从市政处的路灯所调出技术过硬的班组成员,投入到村改居的工程当中。所以说我们的队伍应该说是打得出去打得响的队伍。   郑利峰:我补充一下,村改居的改革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今年上半年对我们的路灯所的维修电工,专门进行了一次高空技术比武,在经验区的工程里面,有些地方要用脚扣爬上去的,这个技术现在不怎么用了。为了配合这次的村改居的道路照明的改造,我们又对各项技术重新把它掌握。   主持人:我们这次的改造费用是怎么分配,是国家出的吗?   史荣华:我们计划是853万,后来结算下来是815万,我们按照社区各自负担一半的原则,其实都是国家出的,不用村里和街道出一分钱的,都是市两级财政安排的。   主持人:我想这样村民会很放心,改造后了是保修维修的费用那该怎么计算呢?   史荣华:我们是按照1月12日的会议确定的,就是改造之后我们的照明管理所,有一年的保修期,所有的维修工作都是由我们照明管理所负责的。一年以后就是我们产权包括维修是要移交社区的。如果社区维修有什么困难的话,也可以要求我们照明所给予技术上、设备上的一些支持。   主持人:一年后就得由局里自己处理了。电费的话也是一样的吗?一年前和一年后。   史荣华:不管是一年前还是一年后,都是市财政专项支付的,这些照明的电费都是我们出的。   主持人:老百姓的反响应该是非常的好吧?   史荣华:老百姓的反响是非常的好。9月底以前我们去走访过了,走访的时候我们就问有没有需要补充,那个时候村民的反应就非常的好,村改居之前,他们那里抢劫,偷盗现象都比较多,还有就是年轻的女孩不敢走夜路会害怕。村改居完成了以后,村里面主要的村道、小巷都已经亮起来了,现在走起来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偷盗等的现象就没有那么多了。   主持人:这些工程完成了以后老百姓是怎么感谢你们的呢?   郑利峰:我们改造好了以后对38个村改居进行了一个调查,当地的居民对这次村改居有什么意见,99%是对很满意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1%是什么原因?   郑利峰:他们就是不在的。   周欢来:我们本来计划是4100多盏,我们安装了4200多盏。安装好了以后,老百姓就说这里少一盏,那里少一盏,我们就这里补那里补。   郑利峰:我们村改居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放线,要经过百性的家里,要和老百姓的家的瓦片碰到,老百姓都很理解不会要求我们赔。   主持人:村改居的照明让我们农村的城市变得更加的通亮,道路更加的通畅,路也会更加的宽广。几位嘉宾跟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有老百姓的感谢,很多人的谅解,应该说是感谢的心情。有这些心情的话我想我们农村的建设将会更加的好、更加的完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城事热线》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城事热线》栏目,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王笑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