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外来务工者节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精彩纷呈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7-12-03 04:19:43

  昨日的中山广场热闹非凡,除主办方组织的庆祝外来务工者节大型广场活动外,广场上还有市总工会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组织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以及本报举行的大型图片展、志愿者活动等。透过现场的点点滴滴,人们不难发现,宁波正在全方位营造尊重、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氛围。 

  免费职业中介摊位好忙碌 

  昨日上午,总工会现场免费职业中介摊位前一片繁忙,前来登记求职的人络绎不绝,而有关单位前来物色员工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少。外来务工青年张伟想找一份司机的工作,他说: “我来宁波工作已有3年时间,前段时间因为有事回了一趟老家,这次重新过来。我很希望能在宁波站稳脚跟,一边工作,一边把孩子培养好。” 

  镇海炼化保卫处的汤先生是专门来现场为公司物色新员工的。“我们公司待遇不错,将招聘40名从事保卫工作的员工,要求应聘者年龄合适,形象较好,综合素质不错。”汤先生说,如果现场有合适的人员,他们将马上组织进一步的面试和体检。 

  此外,奉化德宝针织厂也来到摊位前,委托总工会介绍一批针织工人。 

  外来务工者也要防高血压 

  卫生健康咨询摊位共有6名医务人员提供现场服务。在前来咨询的人中,以高血压患者最多。2名负责测试血压的医务人员整个上午没有一刻空闲。 

  面对前来咨询的人,市第一医院主任医生潘伟民一一耐心解答。“现在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还说不清楚。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各种人群,都有可能患上高血压。患上高血压后,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导致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患者平时的饮食要清淡,心情要乐观开朗,并且要坚持服药治疗。此外,普通人也要注意预防高血压。” 

  伤残职工可依法维权 

  现场职工维权方面的咨询集中在加班工资、劳动合同、伤残纠纷等问题上。一位外来务工青年在给单位开车过程中发生车祸致残,他的父亲昨日替他前来咨询有关赔偿补助的问题。 

  律师鲁学富给他算了一笔账:总的赔偿金分成三笔,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如何赔偿,要看伤残的情况来定。这位父亲听后满意地离去。 

  在现场,多名前来咨询的人表示:“我们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缺乏法律知识,为此吃亏的不在少数。希望今后这样的法律咨询能多一些。” 

  学会沟通有利劳资双方 

  “我发现我的老板没有别人的老板厚道。”昨日,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来到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的摊位前咨询。面对他激动的诉说,心理咨询师张霞等人静静地耐心倾听着,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 

  昨日,从4位心理咨询师现场咨询的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沟通问题。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仍然坚持自己原先在农村的一套处事方式,他们不知道怎样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得利益。只希望外部环境来适应自己,而不是希望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因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困惑。 

  对此,心理咨询师认为,用人单位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也要包括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用人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良好沟通,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这对双方都有利。 

  近30人现场申请加入工会 

  昨天,在海曙新逸叉车有限公司工作的湖南青年陈习论,从媒体上获悉中山广场有一个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大型活动后,特地调休来广场参加活动。看到现场能申请加入工会,他立即申请,并顺利地领到了工会会员证。他说: “我2005年来宁波工作,觉得宁波的人文环境好,很关心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因此,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了。” 

  安徽青年马磊,2007年1月还在上大四的时候就在宁波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几个月下来,马磊对宁波的总体印象越来越好。 “从一名学生到一名公司员工,角色的转换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我会好好努力尽快适应。工会是工人自己的组织,因此我也希望能加入工会。”昨日,马磊也很快在现场申请办理了加入工会组织的手续。 

  昨日,现场累计有近30名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加入了工会组织。 

  谜语里“藏着”政策法规 

  昨天,宁波市灯谜协会成员陈岳桐老人,带着他自制的500多条谜语参加外来务工者节。为了制作这些谜语,老人花了1个多星期,其中150多条谜面是老人仔细研读了新《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外来务工者权益保护政策后,自己想出来的,谜底都是这些政策法规的关键词。谜面一挂出,陈岳桐老人的摊位前就人头攒动,不到5分钟,就有5个谜语被猜了出来,猜中的市民高高兴兴地领走了牙刷、毛巾等“战利品”。 

  在江北务工的金先生原本是来咨询劳动合同法的,看到这些谜语后,一直对法律知识比较关注的他一口气就猜出了2个。2个谜语的谜面是“捷报”和“往下不说”,打的都是司法术语,金先生谜底分别是“胜诉”和“上诉”。这个摊位火爆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活动结束。 

  商报图片展吸引市民 

  昨日,一走进会场,几乎每个人都忍不住要在东南商报社主办的大型图片展前多停留一会儿。图片展的内容很丰富,有历届外来务工者节的回顾、外来务工明星评选、本报摄影记者关于新宁波人新生活的获奖作品,画面非常抓人眼球。 

  从纺织系统退休的洪侃看了这些图片后感触良多。他说,在宁波人的眼里,外来工的共同特质是吃苦耐劳,他们在宁波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为宁波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这个角度讲,老宁波人理所当然应该尊敬他们。 

  39岁的河南务工者朱力军在每一个展板前都停留了好久。3个月前他刚到宁波,在华贸集团做事。 “宁波给我的印象很好,城市干净,市民文明。”朱力军说, “看过图片展,我心里很热乎。这说明宁波这个城市对外来务工者很友善,我对在宁波打工充满信心。” 

  记者毛信意胡珊樊卓婧 

  -花絮 

  老人腰鼓队助兴 

  海曙区南门街道郎官社区腰鼓队的18名老人昨天上午7点40分左右就提前赶到中山广场认真排练。她们穿着嫩黄色的统一服装,系着红色的腰带,挎着一面小腰鼓,随着节奏精神抖擞地打起鼓来,动作娴熟而自信。 

  64岁的张厚娣是腰鼓队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这支腰鼓队的骨干。她说: “宁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腰鼓队能参加这样大型的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平时,我们外出活动很少动用大鼓,为了庆祝今天的节日,我们特地打的搬来了一面大鼓。” 

  合唱队“临阵磨枪” 

  昨日上午10时左右,主会场会演虽然已经开始,但在中山广场一角,还有一支合唱队在突击临阵排演。原来,这是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的演员们在彩排。 

  一位负责人说: “我们合唱队36名队员,大多是外地来宁波工作的大学生,说到底大家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公司里,干活最苦、最累、最脏的,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所以我们对他们非常敬重。这次我们将合唱《感恩的心》,以表达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感恩之情。为唱好这支歌,此前我们已排练了一个月,但为了精益求精,我们今天仍要‘临阵磨枪’。” 

  伊朗姐妹说宁波话 

  昨天,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一对漂亮的姐妹花格外引人注目,这对姐妹是伊朗人,姐姐朵尔莎11岁,妹妹丹妮6岁,别看她们小,一口宁波话已经说得相当地道。当主持人叫她们露一手时,两人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对着全场观众,不慌不忙道:“阿拉现在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了!”说起宁波的一些地名,姐妹俩如数家珍,赢得一片掌声。 

  姐妹俩的妈妈南希女士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告诉记者,丈夫施纳克10多年前跟宁波人做过生意,觉得宁波是个很开放的城市,所以之后便带着妻儿来这里做外贸,其实他们也应该算是“外来务工者”。两个孩子从小在宁波长大,和宁波的孩子一起读书玩耍,很快就学会了这里的语言,回到家后妈妈教她们波斯语,她们教妈妈汉语。 

  记者王增芳刘波芦伟芳实习生王鹏摄 


 图1:大型图片展抓人眼球。

  图2:测量血压。

  图3:猜灯谜。

  图4:漂亮的伊朗姐妹花。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