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网独家
保国寺大殿现状解构和虚拟维护陈列展示暨《东方建筑遗产》创刊首发仪式举行
稿源:  | 2007-12-17 08:25:27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王巍 通讯员应娜)在第七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期间,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主办的“保国寺大殿现状解构和虚拟维护陈列展示暨《东方建筑遗产》创刊首发仪式”12月16日在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举行。

  保国寺大殿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特性和独具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它蕴涵着古代工匠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近年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课题合作,尝试走古建科技保护之路与研究,取得积极成果。与此同时,又创办了以东方建筑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研究为核心的专业性刊物《东方建筑遗产》,也是保国寺在文化创新和古建筑博物馆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保国寺大殿及古建筑群,自1954年被发现其重要性以来,就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1956年由浙江省文化部门首次拨款维修;1964年、1973年和1975年先后在国家、省文物局的悉心指导下,又相继对大殿进行维修和保养; 199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保国寺总体保护维修方案的实施;2003年,顺利召开“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由同济大学编制的《宁波保国寺北宋大殿保护信息采集与展示设计方案》和清华大学编制的《保国寺总体保护规划》分别通过中国古建筑专家评审。科技保护在文物建筑的应用与实践大大提升我国文物遗产保护的高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我国古建筑类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体系,保国寺大殿的科技监测与成果展示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在国内文物保护界将产生创新性的示范效应,在国内尚属首创,推广意义重大,同时,也为提升我博物馆科学研究能力、构筑古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奠定基础。

  今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将继续朝着集保护、研究、展示、收藏文物四大功能于一体、从更广阔的视角、传承、弘扬浙东地域乃至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建筑文化,探究建筑学家的思想内涵,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影响的古建筑类专题博物馆。

图为首发仪式现场

 

记者参观保国寺

  【相关链接】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项目介绍:

  保国寺大殿重建于北宋1013年,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古老的早期木构建筑,它所采用的木构技术,是11世纪最先进的代表。我们实施科技保护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全面研究、准确判断、谨慎处理文物建筑,全力提高保护修缮的预见性,降低破坏文物原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可能性。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的含水量、温湿度、振动、结构变形与沉降的监测,并对其监测的数据长期收集、积累、分析,从中寻求规律,分析相关的技术标准,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木构古建筑保护应对的措施,为今后制定相关的科学保护和维修方案提供丰富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此次我们开发的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专用软件有设备管理、数据处理分析、用户操作、展示互动四大模块。科技保护的主要工作将分为文物建筑的环境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及信息分析二个部分组成。并且相互关联,可以同时进行、相互补充,发挥作用。根据国内外文物建筑保护技术的相关文献,结合自身保护工程实践经验,确定需要采集分析的信息和各个信息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将信息采集频率分为一次性检测、周期性检测和持续实时监测三种。

  本次监测所采用的设备仪器是浙江大学研发中心生产的在国内外都是较为成熟的智能数据记录仪,而且我们依托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建立合作平台,借助他们的国家实验室和强大的研究力量,确保了本项目开展的成功。目前,在国外对木结构文物建筑的监测和保护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措施,通过各种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建立起了多种数据库。在我国国内只有少数高校的科研院所具备了一定的监测能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能做到定期监测,而无法实现不间断的监测,导致影响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较差。因此,在文物保护单位中建立一个监测点,结合外部条件(如气候等)变化,将是我国在古建筑领域的科学保护水平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同时,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特辟陈列专馆,将不间断采集的有关信息通过现代化手段,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尤其是向充满好奇的青少年,普及保国寺大殿建筑信息和知识,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为增加科普性、教育性、参与性和娱乐性,我们设计了可以让大众互动参与的虚拟维护程序,最大程度展示大殿科技保护的成果。以“人本理念”和“三贴近”的要求体现在展示当中。

  下一步,我们在二期项目的实施中将监测的内容扩展到文物建筑的材质研究和结构力学分析等信息,包括木材种类与强度、木材霉变与虫蛀、木材干缩状况及构件受力破损和木构构件应力与强度、结构关键点震动、沉降、位移与变形等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预见性的做出大殿保护策略。

  【相关链接】《东方建筑遗产》介绍:

  《东方建筑遗产》的创刊与发行,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自2003年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东来第一山——保国寺》之后,在学术研究领域又一重大举措。

  《东方建筑遗产》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是以引领江南古建筑文化的保国寺为依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学术后援,立足地域,兼顾浙东乃至东方古建筑文化,以多元化、跨文化的视角,探究东方建筑遗产精粹,其中涉及建筑文化、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伦理学、古建筑营造法式与技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东方建筑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兼顾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每年一卷的连续出版物,共设8个栏目。(主要有:“遗产论坛”、“建筑文化”、“保国寺研究”、“建筑美学”、“佛教建筑”、“历史村镇”、“中外建筑”和“奇构巧筑”。)

  《东方建筑遗产》第一卷收录了23篇稿件,文字约20万字,作者中有罗哲文、杨鸿勋、郭黛姮等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专家,也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教授学者,还有本地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研究人员。该刊物的出版将进一步挖掘地域建筑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海内外文博界、建筑界专业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阵地。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弘扬和传承。

【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