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樊卓婧通讯员唐太龙)前天,13岁的江西男孩小杰(化名)再次因盗窃被带进江北洪塘派出所,他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从10岁起,光洪塘派出所就进了8次。民警告诉记者,小杰是该所本月第14个被带进来的未成年人,他们这些天对一部分屡教不改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他们的成长感到很揪心。
“反正你们不会把我怎么样”
前天上午,小杰撬了一个邻居的窗子,正准备翻进去时被发现了,主人过来抓他的时候小杰倒也不反抗,然后让民警过来把他带到派出所。和前几次一样,这个孩子的认错态度总是很好,从头到尾就是低着头,主动把一切交待得清清楚楚,然后低眉顺眼地说: “叔叔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你都有多少个下次了?”教育小杰的唐警官有点生气,小杰竟然冲他调皮地一笑: “反正你们也不会把我怎么样的。”他告诉唐警官,这次去偷的任务是一名姓谢的“大哥”交待的,如果没得手,回头肯定会被“大哥”教训,还不如被抓到派出所,反正他还不满14岁,教育一下就出来了,横竖不用挨打。
警方通知了小杰父母好多次,可是他们都没有来,昨天一早唐警官亲自去了小杰家。小杰的妈妈急忙从厂里赶来: “你们也不用来找我,我就当没这个儿子。”她说,小杰从2004年跟着他们到宁波后就没安生过,刚读民工子弟小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后来认识了个“谢大哥”,成天跟着他混,不是偷东西就是打架,学业也荒废了,已经记不清他什么时候不上学了,对他也失去了信心。小杰妈妈却越说越激动: “我每天都跟他讲不要跟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他爸爸也不知打了他几回。”唐警官说破了嘴皮,小杰的妈妈还是不肯去派出所接儿子。
三个原因导致孩子走歧路
这已经不是唐警官第一次碰钉子了,唐警官和同事们每回去这些“问题孩子”家中访问,家长们的表现如出一辙。让他们揪心的是,这样的孩子有不少,记者看到一份数据,今年10月份,有15个孩子被带进派出所,11月有17个,本月到昨天为止有14个,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
民警很替这些孩子可惜,经过这些天多方走访,总结出3个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有问题,多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失当,因为工作忙很少和孩子沟通,又常把工作上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动辄打骂。而且很多家庭有好几个孩子,父母的爱和关心往往不能平均, “失宠”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其次是学校教育,在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比较容易拉帮结派,比如老乡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组织,有一个“大哥”,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弱,很容易误入歧途。
最让民警们无奈的是第三个原因,很多孩子知道自己年龄小,不会被处罚,所以更加肆无忌惮。
唐警官告诉记者,就连这个“谢大哥”也没满16周岁,对此民警也无能为力。
征集志愿者和孩子结对
“这些年,我们的工作重点都在把外来务工者的孩子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让他们有书读,对于这些辍学在家的‘问题少年’,确实有些鞭长莫及。”市外来务工者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承认,对这些孩子的管理是个盲点。但他相信工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快就会把这些孩子纳入工作体系,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回到学校。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老师说,虽然他们这些“问题少年”一直很受人关注,但是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确实是一个空白点,呼吁全社会关注外来务工者子女和留守儿童,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
李老师建议,管教这些孩子可以借助社会中介力量,比如征集一些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和这些孩子结对,志愿者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他们,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这种一对一的帮助下,只要志愿者尽心尽力,一定会把孩子拉到正道上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曾在奉化组织了一个“关爱工作团”,志愿者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又很有爱心的离退休干部,在他们的帮助下,一大批“问题少年”改邪归正,这个办法可以参考一下。
读者朋友,对这些孩子,你有什么好主意?请拨打本报热线87270000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