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近志愿者的时候,我们不禁发现他们内心世界里有种力量,这是他们一直践行善举的支撑和信念。很难明确地给这种力量贴上一个标签,它是自觉的公民意识?无意识的向善之心?抑或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的惯性力量?
说白了,探究这种力量是什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有意义的是这种力量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它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丰富,让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互助互爱而更加亲近,让社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与安详。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构建和谐社会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愿景?
此时此刻,我们在感谢志愿者的同时,更希望这种力量不断壮大,最终根植于每一位市民的心中……
志愿者彰显现代公民意识
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要害怕你的手是孤独、无力的,千万只手的交汇,将使你的手力量倍增,将使志愿者的事业无比蓬勃。
他们习惯于在公众视野之外奉献。西藏、青海、四川、贵州以及甬城的各个角落,都曾留下他们风尘仆仆的身影。助学、扶贫、送衣送药、捐钱赠物,他们不辞辛劳,无怨无悔。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宁波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丰富了宁波文明的内涵。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宁波富了,但宁波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物质的丰裕并非必然带来精神的荒漠!志愿者们正是这样的践行者。他们传播着人性之善、人性之美。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要害怕你的手是孤独、无力的,千万只手的交汇,将使你的手力量倍增,将使志愿者的事业无比蓬勃。
防范、漠然、隔阂,独善其身、明哲保身,不是我们期待中的人际关系。缺乏温情、关爱、帮助的社会氛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注定相去甚远。关怀与信任,应当成为每一个怀揣美好生活理想的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素养。从这个意义去理解,志愿者的成功实践,无疑是对现代物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为珍贵的修补。当这样的修补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习惯,我们的内心才会安详并坦然。
志愿者团体的结合松散而纯粹,但他们所体现出的以权利、责任、参与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民意识,却令人欣喜。这个群体充满着理性与自律,他们良好的协作状态,让我们明白:一个个公民个体的精神结盟,原来竟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他们的义举,让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幅公民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参与社会事务的和谐图卷。
文明的城市需要文明的市民参与,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公民共建,慈善文化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基因。虚拟世界、现实行动,宁波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善举,让我们看到了宁波城市文明最为动人的部分———奉献、合作、互助、友爱。
宁波这座美丽的城市,亦将因它绵绵不绝的慈善力量而愈加美丽。(特约评论陈守湖)
志愿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他们不仅成为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而且成为共同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的重要平台。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社会群体,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示着社会现代化的希望。
甬城活跃着67万名志愿者。无论酷暑严寒,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以一己之力,为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默默奉献,不计回报。他们从民众中走来,又在民间发展壮大,成为构建和谐宁波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夏雨禾认为,宁波志愿者由原先零散的个别人做好人好事,到目前积聚60余万人的庞大群体,本身就体现了宁波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展现了多元的社会价值。
志愿者现象,重塑了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就业方式的多元化,极大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个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志愿者群体的出现与成长,正是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之中,重塑和张扬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的生动体现。志愿者用自己的热情和技能,倾自身之力,关注社会,回报社会;他们用踏踏实实的具体行动唤起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良知,这是志愿者的最大价值所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志愿者的出现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过程。当全社会的力量都被动员起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真正地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多向他人送一份关爱,多向社会献一份热情,那么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氛围必然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者的行动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志愿者的社会价值,还在于张扬了社会成员的主体价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最大意义是,强调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广大市民在享受着志愿者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的存在。而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自我价值也得到充分尊重,他们在辛劳中享受着价值实现带来的欣慰。因此,他们不仅成为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而且成为共同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的重要平台。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社会群体,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示着社会现代化的希望。(记者王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