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孩子迷上网游母亲痛哭求助:救救我儿子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01-02 12:08:22

  中国宁波网讯“救救我儿子吧,再这样下去,会毁掉的。”一见记者,张女士就痛哭流涕,自从儿子小勇迷上网游,就变得孤僻、冷漠,经常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成绩一落千丈。 

  小勇读初三了,今年年初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小勇的爸妈怎么也没想到,这台电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给孩子买电脑是用来查资料的,可后来发现他竟玩起了游戏,而且着了迷。”张女士说,有一次她半夜起来,孩子房间亮着灯,推开房门发现他在玩游戏。那晚,张女士第一次打了孩子。 “我苦口婆心地劝他,他答应不再玩网游了。可不出几天,他又在半夜玩网游了。我答应他周末晚上可以玩,可他明里答应我半夜不玩游戏了,可白天却一有空就玩。我先生在外地工作,我又忙着做生意,经常很晚回家,不能监督他,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小勇不时逃课去上网,成绩一落千丈,挨妈妈打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打在儿身上,痛在妈心里,小勇和母亲之间已经徒然增加了一道无形的阻隔,母子渐渐疏远了。 

  迷上网游的孩子不止小勇一个,本报热线接到过不少类似的家长求助电话。网络游戏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使得孩子沉迷其中呢? 

  网友刀客今年读高二,他自称从初二起接触网络游戏,是有3年多网游经历的“资深”玩家。 “中考后,因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我没日没夜玩网游。那时玩的是《传奇》,应该算是上瘾了吧。有时在网吧一坐就是几十个小时,吃喝都在网吧,顶多出去上个厕所。”谈到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刀客说: “网游玩家多,能交到很多好朋友。通过升级能获得一种成就感。级别越高,装备越高级,越能得到大家的拥戴,有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很酷,很享受。游戏中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会产生一种自我中心感,这是在现实中无法体会到的。”18岁的小强去年刚考上北京某大学,他说在大学生活中,网游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业余时间。 

  专家解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瘾大致可分为几种:学习好的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上网是为了减压;学习不好的孩子是为了在网上寻找中心感和满足感;还有单亲家庭孩子,他们上网的目的就是寻求感情、精神的慰藉和归宿。14—17岁的网瘾少年最多,而且主要是溺爱型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有几个共同特点:任性、依赖性人格、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上网成瘾,不少家长和老师苦于没有好方法应对。方法不得当,会加剧与孩子间的矛盾冲突,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网瘾越来越大。 

  孩子上网成瘾,70%是家庭原因造成的。所以,首先要找到孩子上网的成因,是减压型、溺爱型,还是找成就感、归属感或情感寄托等。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分担他们的快乐和烦恼。要学会赞美孩子,对于孩子做错的事也要理解、宽容。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这是最大的“家庭暴力”。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他在现实世界中有可以交流的对象。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并进行培养,用兴趣活动、户外锻炼占据他们的上网时间。(记者吴震宁)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