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张燕通讯员李莉)纳米内衣、发热内衣、毛线内衣、维生素内衣、珍珠粉内衣……面对各色各样的内衣广告,不少消费者心生疑惑:什么样的内衣更保暖?昨日,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对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内衣新名词,消费者要把握保暖率等关键性指标,而不要轻信“概念”。
“新概念”内衣并非都“保暖”
日前,消费者姜小姐向工商12315中心投诉称,她在城隍庙步行街的一家商店购买了一件毛线内衣,购买时店家宣称该内衣的“毛线”由特殊工艺制成,保暖性特别强。但姜小姐穿后却发现,毛线内衣严重掉毛,穿上令皮肤很不舒服。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内衣打着各种“新概念”的幌子,不仅没有特殊的保暖功能,反而存在价格偏高等问题。
事实上,有些概念与“保暖”并没有直接联系,如纳米是否真有保暖功能,目前没有权威的定论;今年比较流行的发热内衣与保暖内衣的发热和保暖机理并不相同。而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对内衣质量的检查也表明,内衣的保温率并不尽如人意。据悉,质检总局共抽查了包括浙江在内9个省市89家企业生产的90种产品,发现不合格内衣产品的主要问题是pH值超标、纤维含量与明示标识不符、保暖率不合格等。
保暖率是内衣性能的关键
年复一年的保暖内衣大战让消费者始终摸不着头脑,那么什么才是衡量内衣保暖性能的标准?根据我国《针织保暖内衣纺织行业标准》,保暖内衣产品的保暖率不得低于30%。因此消费者在挑选保暖内衣时除一般的手感、价格等因素外,保暖率也是衡量内衣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今年流行的发热内衣是利用内衣中的发热纤维,主动产生热量。通常发热内衣的包装盒上张贴有黄底黑字的发热内衣标识,该标识明示了发热纤维名称、发热效果和添加比例。凡是加贴发热内衣标识的产品,其生产厂家都需按照“发热纤维发热度不低于5℃、含量不低于5%”的标准设计、制造,并到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检测备案。
选购内衣应看清产品标识
针对当前消费误区和由此引发的投诉,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内衣不要轻信各种保暖概念,应首先看清产品标识。产品标识是了解产品质量信息的重要途径,针织品标识内容主要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规格、执行标准编号、纤维成分及含量、合格证、质量等级、洗涤方法。其中,面料是构成产品的主体,就棉纱而言,纱线支数越高,说明纱线越细,面料的手感细腻,穿着较为舒适。此外,选购内衣时要查看产品各个部位的对称性,应缝迹圆顺、横平竖直,不能存在起皱现象,对于缝迹处应仔细观察是否有针洞,由于针织品的脱散性很强,一旦出现针洞,会很快形成破洞,影响产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