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隆
提要:在政策目标转折的大背景下,各类中观因素将纷纷发酵。大部分周期性上市公司业绩长期下降的趋势、基金等主流资金杀跌、非流通股东减持、外围股市暴跌、机构们的看淡预期都可以说是狙杀牛市的幕后黑手。
一,基金成暴跌推手从主力资金的角度来看,基金已成为本轮暴跌的主要推手。
一方面,基金的规模扩张遇阻,基金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资产重估行情,决定基金很难承受非流通股解禁的重压。其次,秉承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们,对周期性行业拐点到来不可能不知不觉,对政策面的危险信号也不会毫不理会。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基金们会在近期如此坚决的大规模减持大蓝筹板块,成为推动暴跌的主要幕后推手。
根据统计,在1月3日至14日期间,被纳入统计的基金专用席位(进入上交所个股龙虎榜前10名)合计净卖出40.75亿元,其中1月3日至8日期间为净卖出8.69亿元,1月9日至14日净卖出32亿元。从其操作上看,大盘蓝筹股成为减仓的重点,该席位相继卖出中国联通、中国国航、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信证券、上海航空、武钢股份。
实际上,随着基金大规模扩张的大幕落下,流动性过剩其所主导的资产重估行情也必然随之告一段落。
二,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出现拐点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等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意味着传统的周期性行业业绩也将出现不可避免的拐点。我们认为,07年年报公布很可能是大部分周期性行业业绩增长的最后表演,随后开始出现急速的回落。并且这一迹象则可能在年中报告达到高潮。
实际上,大部分市场机构去年底已普遍认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出口增长受阻、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萎缩等确定性因素,而这些确定的因素不可避免带来大部分周期性行业的业绩增长出现拐点。目前看来,这种预期已经在股市上提前反映出来。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基金在核心资产板块07年业绩大幅预增的目前阶段,毫不迟疑的进行大规模抛售。可见,周期性行业业绩不可避免下滑已经成为主流机构的共识,目前要考虑的只是业绩下滑幅度有多大。
三,非流通股东减持态度开始显现 三一重工大股东在解禁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首次进行态度坚决的减持,而三一董事长解释为应对紧缩性周期的到来,这会不会是对大股东态度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诠释。而从近期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包括英特集团、武汉塑料、昌河股份、华盛达、长园新材、文山电力等集体公告了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新年首轮即遭遇大股东减持潮,可以让我们隐隐约约嗅到非流通筹码松动的危险信号。我们更担忧的是,在经济增长周期前景看淡、政策态度转变、大股东获利丰厚等情况下,非流通筹码的抛售很可能会出现你追我赶的连锁反应。
四,全球暴跌雪上加霜应该说,本轮国内A股暴跌并不孤独,与之相伴的还有全球其它股市在次贷危机压力下出现的集体跳水。实际上,外围因素在内部因素的基础上,合力成为制造本轮暴跌的主要动力。外围股市暴跌尤其是香港H股的大幅度下挫,更是给A股投资者的心态蒙上阴影,从而加剧了利空因素的效果,扩大了指数跌幅。
五,机构投资者的牛市预期淡化和07年底还大谈金融、地产板块行情及08年牛市观点完全不同的是,目前大部分机构投资者的牛市预期完全淡化。众多机构纷纷抛出看淡08年市场前景的明确预期。
诸如申万、中信等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机构投资者,近期都普遍表达了对市场的悲观论调,而基金们也纷纷提前廋身调整持仓结构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寒冬。应该说,正是市场主力机构们的做空行为,加快了市场下跌步伐。
六,以结构性持仓来应对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本轮调整是对过去几年牛市的一次彻底消化,是对大非减持预期和股改成果消化的最直接市场反映,一段时间的下跌反而是有利于资本市场更长周期的繁荣发展。
但目前投资者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较长时间调整。本栏目一直强调,弃大持小,调整持仓结构才是08年市场的应对之策,而规避政策和业绩风险极大的周期类个股(主要是大蓝筹板块),精选小市值成长型个股投资则可以较好躲避全年的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