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鄞州姜山镇阳府兴村一个农家小院里,住着一位手艺出众的81岁老人蔡根昌,一根方方正正的木头,经他刨、钻、割、磨,只要约三个小时,就能变成一杆秤。
子承父业学做秤
蔡根昌的父亲生前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做秤人,可惜在蔡根昌出生后不久就过世了。过世前,他父亲特别交代徒弟:要教会儿子做秤。于是,从13岁起,蔡根昌便开始学做秤,一做就是半个世纪,直到10年前一场大病导致他半身不遂,他才暂时与杆秤分手。这几年,身体有所好转,蔡师傅又开始把弄起杆秤来了,只是现在做杆秤不是为了赚钱,而纯粹是为了消遣。
“做秤是门辛苦的手艺活!”蔡师傅说,以前做秤,秤杆得从板上锯下来,然后刨圆打磨。刨秤杆很累人,秤杆刨好后放在加了草灰的石灰水里浸泡。接着,确定好重点、力点和支点,并用卡尺定中心线,还要在秤杆的两头包上铜。
做秤最精细的工序就是分刻度。先根据秤量在秤杆上定好尺寸,测出准星的位置。然后用分度尺划分刻度、打秤花,一般要打上百个秤花。越小的秤越难做,差一点都不行。接着要在秤花里镶嵌上铝丝或铜丝。最后,经过打磨,并用砝码复称。
公平做秤公道做人
蔡根昌说:“做秤最忌讳的就是缺斤少两。”从他学做秤的第一天开始,师傅就教导他,要么不做秤,做秤就要做公平的秤。他恪守师训,每一杆秤、每一个刻度都描得十分精确。
10年前,一个收破烂的贩子,专程从余姚开车过来找到蔡师傅,要求蔡师傅做一杆45公斤可以当50公斤称的秤,并许诺,事成之后付三倍的工钱。蔡师傅听了大怒,小贩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蔡师傅说,做秤,其实就是做人,我这一辈子没有做过一杆缺斤少两的秤,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情。
蔡师傅教会了两个儿子做秤,但两个儿子都没有以此为业。
杆秤见证历史
手工杆秤的兴衰见证了社会发展变化。蔡师傅介绍说,解放前后,只有富裕阶层或者生意人家才买得起秤,有的地方,一个村子只有几杆秤,相互借秤是很平常的事。到了上世纪60年代,买秤的对象不是生产队就是公社,而且都买大秤,最大的秤能称重250公斤,是四明山区的百姓用来称毛竹用的,毛竹在手推车上一搁就连车一起直接上秤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鄞州的姜山、茅山等地家家户户都靠打麻补贴家用,杆秤每天都要用好几回,所以大家都来买秤,那时候是杆秤生意的“黄金时代”,蔡师傅让两个儿子一起帮忙做秤。到了上世纪80年代,金华、永康等地出现了专门做杆秤的厂家,这些秤价格便宜质量也好,一进入宁波市场,像他这样靠做秤为生的手艺人就只好靠边站了。现在,电子秤普及,杆秤就更加没有地位了。
(记者朱尉通讯员巫莲莲陈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