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用扩音喇叭疏导旅客。 见习记者 王鹏 摄
连续4天3夜,只在列车到站间隙回值班室打一个盹;含着金嗓子喉片嗓子还是哑了;连续25小时在站台上,两腿冻得发麻……随着延误列车的不断到站,昨天,宁波铁路南站迎来最忙碌的一天。看着旅客纷纷踏上归途,一名车站工作人员揉着红肿、干涩的眼睛,用沙哑的声音说: “送走一个,就少一份牵挂,我们所做的一切也是值得的。”
嗓子都喊哑了
地点:候车室人物:钱惜红陈秧芬
“贵阳的那班车晚点了,前往阜阳的旅客先进候车室,5082次,前往阜阳的,可以进候车室了,5082次……”人来人往的铁路南站候车室,客运主任钱惜红对着对讲机的声音显得沙哑而干涩。同样一句话,重复,再重复。记者凑近她,一股浓浓的薄荷味,她说她含着金嗓子喉片,已吃了近一打,但嗓子还是哑了。
钱惜红是整个候车厅的“总调度师”,负责了解各班列车到站和发车时间,然后用对讲机通知广播室、广场和站台。
很快,站外的旅客拥进了东候车室,钱惜红差点被挤倒。她的身边,工作人员陈秧芬举着喇叭,一遍遍地喊: “5082次去阜阳的,请往这边走,大家不要挤,有票就能上车,5082次阜阳车,往这里走……”
候车室很快人满为患,还好多数旅客都挺配合,长长的队伍挤而不乱。钱惜红微微喘了口气,终于有机会和记者说上几句话:“太忙了,早上6点多到这儿就没停过说话,嗓子疼得不行了,没时间喝胖大海,只好一直含着金嗓子喉片。”她告诉记者,她已经有好几个晚上没回家了。
采访很快被打断,一对抱着孩子的夫妇过来问: “大姐,我们也是到阜阳的,可以上吗?” “现在不能上,这是下午4点多的,你放心,这趟车问题不大,先到外面等着,到时会叫的。”
9点30分,开往阜阳的5082次列车准时发出,工作人员这才长长舒了口气。钱惜红继续留在候车室指挥,陈秧芬终于有了点空隙,走到服务台,拿起早就泡好的胖大海猛喝。她告诉记者,她要连续工作30个小时才能休息。 “车站所有人都要加班,没办法,这么多人,大家都得挺着。”
话没说完,对讲机又响了,陈秧芬又急急向候车室奔去。
眼里布满血丝
地点:地下候车室人物:沈杨
从地下临时候车室到候车室,大约500米,工作人员沈杨一天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除此之外,他还要在地下候车室各点奔波,并及时向上面传达信息。
昨天上午10点,记者在地下候车室见到沈杨的时候,他正在耐心地劝一名背着大包小包的中年男子退票。男子两眼巴巴地望着他:“是到南宁的车停开吗?那明天开不开?”沈杨耐心地解释,车没有了,是南宁那边没有发过来,还问他在宁波有没有亲戚朋友,劝他留在宁波过年,劝了10来分钟,该男子才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沈扬长长地叹了口气,已经四天三夜没有睡个囫囵觉的他眼里布满了血丝。他的工作就是维持地下候车室的秩序,到检票时把人带上来。“看着他们等在那儿这么多天,到时还是走不了,心里怪难受的。只要他们能回家,我们辛苦点没什么。”
就在这时,手里的对讲机响了起来,沈杨精神一振:“30日到贵阳的车到站了!”一听到这个消息,下面一阵骚动: “到了?真的到了?”一个刚刚还有气无力地躺在草席上的小伙子一跃而起。很多人纷纷收拾起行李,性子急的人已经向外面挤去。沈杨举起喇叭大喊: “大家不要急,现在到的是30日1838次到贵阳的车,请旅客们到我这里来。是30日的,31日的已经停开,30日的旅客请往我这里靠,我会带大家到检票口。”
记者了解到,在地下室、广场上值勤的工作人员很多已连续4天3夜没有回家,只在列车到站的间隙才回值班室打一刻盹,最长休息时间不超过1小时。
连续站了25个小时
地点:站台人物:杨海潮和他的同事
“我再跟你说一遍,没有车票的到旁边先等着……”记者掐着表算,这样的话,在站台上值勤的杨海潮和他同事们一分钟内大声重复了五六遍,平均十秒钟重复一边。杨海潮和他的同事都是从火车北站工作人员中临时抽调来的志愿者,义务帮助南站维持秩序,24小时一个班次。记者见到杨海潮和他的同事时,几个人已在站台上整整奋战了一个昼夜。
早上8点45分,人潮从铁路南站5号地道口一下子涌出来,迅速占满了整个站台。杨海潮和他的同事提起电喇叭开始喊:“大家排好队,秩序不能乱!再急也急不过这一会儿了。”声音明显沙哑,但他似乎在努力提高嗓门。7号车厢前的秩序明显要好一些,等待上车的旅客很自觉地拿出车票,虽然拥挤但一个个脸上露出喜悦,看得出终于能实实在在踏上回家的路比什么都好。
人群中,杨海潮和同事发现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大包小包,行动很吃力。他们马上跑了上去,并叫来附近巡逻的乘警,把老大爷搀住。 “您一个人来的吗?”嘈杂的人群中,杨海潮只能贴近老人的耳朵,尽量大声。 “我和儿子媳妇被人群冲散了……”老人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杨海潮的手说什么也不肯放, “帮我找找。”一看车票,老人是10号车厢的,估计他的儿子媳妇在那边,几个同事就陪着老人到了10号车厢。果然一对小夫妻也在焦急地找老人……
9点32分,列车准时从车站开出,整齐地站在黄色警戒线上的杨海潮和同事们,看着缓缓发动的列车长舒了一口气,他看看表:这已经是他和同事连续站在站台上25个小时了。
记者范洪樊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