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从媒体上看到令人鼓舞的消息:我市受到冰雪灾害影响的居民用电大部分恢复,铁路、公路、民航运输与市区公交线路基本恢复正常运营,菜篮子供应充足,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无虞,社会秩序稳定。在抗击这场罕见的冰雪灾害中,全市人民群众表现出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可贵素质,宁波展示了文明城市的精神风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
灾情来临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我市全面动员,合力抗灾,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门尽力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特别是电煤、救灾物资和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畅通;电力部门一边紧急抢修,一边启动了有序用电方案,广大企业压减负荷让电于民,发电企业则全面顶峰发电;市财政拨付2000万元资金,保障市民应对雪灾,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等等。制度上的保证,使我市抗灾救灾迅速、全面、协调开展起来,钱款、物资、人员在最短时间到位,为战胜灾害奠定了基础。
在抗灾救灾中,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坚守在一线。一些重点系统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和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应急抢修队,积极投身到抢修、救援工作中,甚至顾不上吃一口热饭,睡一个囫囵觉,安顿一下家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灾情当作命令,做到了“紧急关头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出去”,发挥了先进性,涌现了一批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抗灾救灾中,社会各界、军警民演绎了一曲爱心大合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本报和东南商报联合市总工会发起的“冰雪之中见真情———关爱外来工特别行动”,短短几天,数十家企业和众多市民积极参与,为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保暖用品和食品,爱心捐款和爱心物资价值上百万元。有的市民还热心为留甬过年的外来务工者提供春节免费住房,一些企业和有关单位还推出“万人免费看大片”活动,为他们献上精神食粮。有位市民说得好: “外来工朋友在宁波辛苦了一年,过年回不了老家,我们都有义务帮他们一把。”正是这种“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是一家人”的胸怀,铸就了宁波文明爱心城市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全市普遍的扶贫帮困实际行动。
天灾是无情的。但只要我们发挥强有力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体现出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和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就能够战胜灾害,更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