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元宵扎彩灯甬城尝试 “复活”传统技艺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02-16 13:07:50

  本报讯这个周末,40名幸运的市民将走进我市新设的公益性文化课堂———群星课堂,赶在元宵前夕学习扎彩灯;而下个周末,群星课堂将安排老师教市民学习另一项宁波民间传统技艺彩泥画……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有着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的宁波,正在尝试“复活”传统技艺,以此让传统节日重新丰满起来。

  丰厚“家底”震惊专家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宁波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在去年5月之前,这些遗产很多都“养在深闺人未识”,它们在乡村田野间自生自灭。

  去年5月,我市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全市3000多个村和社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扫荡”,结果让文保专家大吃一惊,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市共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8万条,收集到比较完整的普查项目有1.2万个,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手工技艺、人生习俗等17个大类。记者昨天在该中心办公室看到,由象山石浦镇自己整理出版的《象山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名录》,竟然有厚厚的287页,收录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多达105项。

  据悉,所有的普查结果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争取在年底前汇编成册。

  让传统节日重新丰满起来

  在这些“家底”中,习俗占了三成多,其中与岁时节令有关的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让文保专家羡慕不已。 “你看,他们的日子过得多么丰富多采,光清明的习俗就有一大堆!”看看现在日渐寡味的节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孔燕对老祖宗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其实,大家都希望节日味道重一点。年前,群星课堂第一讲请来象山剪纸专家教市民学剪窗花,原本60个名额,结果一下子就来了100多个人,当时,一名参与听课的市民告诉记者:“自己动手剪只老鼠,年味一下子就足了很多。”

  事实上,我市有关部门也正考虑从这次普查的结果中,挑出部分与岁时节令有关的传统技艺,通过群星课堂免费传授给市民,让传统节日重新丰满起来。 “这次普查不仅让我们发现了宁波‘家底’的丰厚,而且也让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大批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竺蓉告诉记者, “这些人就是我们的师资。”

  “清明前教市民做风筝,端午节前告诉大家怎么做香袋,立夏来了则让市民学会打蛋套……自己动过手,这岁时节令才会过得生动起来。”孔燕最后说。 (记者梅子满)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