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本梁通讯员周波)历时8个多月的虾峙门外航道整治工程日前完工,航道水深由原先的-18.2米加深到-22.5米。今后,30万吨级船舶不必卸载或候潮,随时可以直抵北仑,宁波港口的深水优势由此进一步凸现。
虾峙门航道作为宁波港口的门户,是大型船舶的主要航道。内航道最小水深在-30米以上,可通航30万吨级船舶,是我国目前最深的天然进港航道。但美中不足的是,虾峙门航道口以东的外航道,其中有15公里最小水深仅-18.2米。这段航道就像一道“门槛”,25万吨级至30万吨级超大型巨轮需候潮通航,从而成为宁波深水航道的“卡脖子”地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宁波港口作为中国最大的超大型船舶集散港的进一步发展。
从2004年至2006年,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历时两年多的可行性研究、专题论证、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由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舟山港务局共同投资4.85亿元,于2007年5月开工,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条30万吨级全天候国际航道。
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通航,不仅满足了宁波港口快速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船舶大型化的发展需要,更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据有关专家分析,如进口铁矿石由15万吨级船舶改为25万吨级船舶运输,从澳大利亚至宁波港域的运价,每吨可降低约1.09美元;进口原油由15万吨级船舶改为30万吨级船舶运输,从中东至宁波港域的运价,每吨可降低约2.10美元。根据宁波港口目前的吞吐量,每年可节约几千万美元的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