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使者,你们辛苦了
昨晚,省电力公司和省军区政治部联合组织的“抗冰灾光明行动”军民慰问演出系列活动首站来甬,以文艺演出形式慰问宁波电力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激励士气,以夺取抗冰灾保供电的全面胜利。
当晚,参加演出的11位女演员向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宁波送电线路工区、镇海供电局等11家单位抗冰灾光明行动队队员代表献花,以表达深深的敬意。
(王岚陈军摄)
山下冰雪渐融,大地回暖;山上却依旧天寒地冻,玉树琼枝。
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八下午三时,我们绕道奉化溪口上了四明山镇,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找到了那幢挂着“余姚四明山水电管理处”牌子的办公楼。迎接我们的是三位早就被我们在心底里唤之为“英雄”的管理处工作人员:鲁建品、王海岗、朱海东。
几分钟前他们刚从村里抢修回来,三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不同程度的疲累。
在过去的整整31天时间里,他们的每一天差不多都是这样度过的:在冰地上缓慢地开一两个小时的工程车,再背着几十斤重的抢修工具艰难地在雪地里走一两个小时寻找故障点,然后再爬上电线杆在10多米高空进行一两个小时的“冰寒”作业。
我们把采访地点选在了他们办公楼门口的小院里,一人一把小椅子坐着。这里能晒到太阳,好让他们暖暖身子。这里还能看到不远处还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四明群山。
四明山曾经是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曾听父辈讲过许许多多发生在这里的战斗故事。而今天我们要听的,是四明山水电管理处的7名外线工在过去的31天里和冰雪之间的这场“战役”。
与冰雪天气的遭遇战
1月13日,四明山上迎来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这场被气象部门准确预知了的瑞雪给正在准备过年的山区百姓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四明山上的这个冬天似乎也和往年一样,祥和、安宁。
14日一早,四明山水电管理处的两名外线工王海岗和朱海东带上维修工具去茶培村维修一处被积雪压断线路。此时山上一片银妆素裹,路上积起了厚厚的积雪。
四明山水电管理处共有7个人,四明山镇有5个,另外2个驻大岚,他们7个人肩负着这两个镇2万多名百姓的用电用水重任。管理处主任鲁建品已经在这里干了二十多个年头,每年雪后都会遇到类似的线路故障事故,所以14日一早他接到茶培村的报修电话时,也并不感到意外。
然而,让鲁建品想不到的是,四明山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雪灾,在后来的大半个月时间里竟然先后下了8场雪,山上的平均积雪超过40厘米,平时拇指粗的电线因结冰达到了胳膊粗细。由于供电线路不堪冰雪的重负,接连几天内,电线被压断,电线杆被折断,通往村庄的线路一条条中断,鲁建品桌上的报修电话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响起。
哪里有电力故障,哪里就必须有外线工抢修的身影。这是这个单位多年来的工作原则。鲁建品把7个人叫拢开了个短会,说了下局势的严重,然后7个人分成3组,迅速奔赴各自抢修区。
这一去就是31天。鲁建品说,如果把这31天来的抢修工作比作一场战斗的话,战斗是激烈的,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管理处副主任鲁秀国初五早上在岩下村电站维修时,两只50多斤重的瓷瓶从6米高的电线杆上掉下来,正好砸在他头上,现在还躺在医院病床上;管理处新买不久的一辆工程车因在雪地里行驶时间过长,刹车片磨损严重,目前已无法使用;雪后道路封锁,维修材料运不上来,而需要抢修的线路又很多,管理处好几次都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局面……
然而,一切困难和险阻都没有让这7个男人退缩,他们愣是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坚持抢修了整整31天。连这个春节,他们也是在冰天雪地里、在紧张的抢修中度过的。
36岁的外线工王海岗长得有几分像唱那首《笑脸》的歌手谢东。这31天里,他只回过两次在大岚镇的家,每次都只停留了半天。一次是大年三十下午,他回家吃了顿年夜饭,初一一早就出现在了抢修现场。另一次是我们去采访的前一天,他去大岚华山村抢修一条线路时,顺道去家里看了看,给年迈的老母亲拜了个晚年后,又匆匆赶回。
我们问他过这个年的感觉。王海岗憨厚的笑脸上挤出一个字:“忙!”
每一次抢修都是一次壮举
积雪40厘米,温度零下五摄氏度,道路封闭,物资紧缺。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鲁建品他们抢修的难度可想而知。一些平时来说很小的故障,也可能会花掉他们整整一天的时间。
商量岗上的那次抢修让王海岗和朱海东记忆犹新。那天他们早上7时从管理处出发,工程车在冰冻的路面上缓慢行驶了两个小时,然后下车,一手拎着维修工具,一手拿着柴刀,去寻找故障点。四周一片雪茫茫,根本没有路。他们只有沿着电线的方向,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步艰难前进。倒下的毛竹挡住了去路,他们就用柴刀砍掉;脚陷入了隐藏在雪地里的深坑,他们就相互搀扶一把。就这样在雪地里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才找到了那处出现故障的电线杆。
电线杆的表面结了厚厚的冰,如何爬上去抢修,是接下去必须要解决的难题。王海岗和朱海东想尽了办法,第一次他们在电线杆下面堆起柴火,想用火攻的办法让那些结冰融化,可效果不佳。第二次他们从附近村民处借来梯子,可梯子高度不够,还是上不去。第三次他们在电线杆表面一圈一圈凿冰,爬一点凿一圈,爬一点凿一圈。结果,平时只需一两分钟就能上去的10米电线杆,那次两个人合力花了20多分钟才爬到最高处。
十米高空,北风呼啸。王海岗和朱海东穿着厚厚的棉大衣,头上戴着一种叫老头帽的帽子。“香港电影里飞虎队戴的帽子你们看到过吧,只露两只眼睛的那种,就跟他们的差不多。”朱海东笑着说他们工作时的穿着很滑稽,“没办法,上面风很大,如果不穿成这样说不定嘴巴都会被冻住。”厚重的穿着和寒冷的气候条件给两人的高空作业增加了难度,有时候拧一枚螺丝都需要十来分钟,接一根细小的电线更要比平时难上十倍。王海岗和朱海东知道,这种高空作业没两三个小时肯定搞不定,所以他们的工具包里还带着一瓶水和他们的中饭———几包饼干。“吊在冰天雪地的半空中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有时候手酸了,我们会停下来,低头看看下面的村庄和雪地,再抬头看看头上压得很低的云层,在那一刻,真有一种顶天立地真男人的感觉。这么一想后,手上又有劲了。”
那天王海岗和朱海东从商量岗上抢修结束回到管理处时,已经是傍晚6时多了。当鲁建品兴奋地告诉他俩那路线路已经通了,那里的村民又用上了电的时候,两人累得连一个“好”字都说不出来。
我们问王海岗和朱海东,这31天来他们两人一共完成了多少次这样的抢修作业。
二三十次应该有的吧。他们说得很轻描淡写。
然后,这个数字对我们来说着实是一种震撼。我们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数字,又在旁边特别注了一句当时我们心里最想表达的一句话:每一次抢修都是一次壮举。
“我们不是7个人在战斗”
雪压四明。山区的供电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
1月27日,四明山上160多根电线杆在雪压之下或倒或断,多条线路发生跳闸停电;1月28日,主干线大梨线断线,造成四明山镇大范围停电;1月29日,主干线梁大线断线,又造成大岚镇大范围停电。
到了这个时候,要让这两个镇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恢复通电,仅仅依靠鲁建品他们7个人显然太势单力薄了。
鲁建品向他们的上级单位———余姚市水利局领导一遍遍地汇报山上的情况,水利局领导要求四明山水管处力所能及地开展自救,同时向余姚市委市政府汇报情况要求供电部门进行援救。
1月30日,该市供电局组织的电力抢险突击队受余姚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来到四明山上。水管处的几名同志发挥对山区地势和情况熟悉的优势,协同突击队作战。经过高难度、高强度的施工,当天晚上梁大线恢复供电。第二天,大梨线恢复供电。
主干线的修复让鲁建品松了一口气。而供电局的那支电力抢险突击队,也让鲁建品发自内心的一次次赞叹和感激:“重灾当前,供电部门迅速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派来的40多名突击队员个个作风硬、业务精。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仅靠我们7个人,四明山区恢复供电真的是遥遥无期啊。”
让鲁建品感到他们不是7个人在战斗的,除了那40多名突击队员外,还有广大的山区百姓。在唐田村,村电工唐江达和十多个村民帮着扶线杆、拉电线,他们在杆上修了几个小时,村民们就在雪地里站了几个小时;在大山村,6个村民每人往身上套了一卷20公斤重的线圈,在雪地里走了好几里;在仰天湖村,路上的积雪超过了40厘米,他们的工程车困在雪地里无法动弹,附近10多个村民闻讯赶来,深更半夜顶着大雪和严寒把工程车往前推了1公里路……
“绝不仅仅是我们7个人在战斗!”这是鲁建品这31天来最想表达的感受。
是啊,有党和政府做坚强后盾,有山下几十万平原群众给他们精神支撑,有山上那么多百姓和他们合力同心,还会有什么坎过不去!
“保证让百姓过上亮堂的新年”
水管处和突击队员们的抢修成果仅仅维持了一天。
2月1日,四明山区再降暴雪,两条主干线再次断线,两个乡镇又一次大范围停电。更致命的是,暴雪加上持续低温使上山的道路被严重冰冻,抢修人员和工程车无法上山实施第二次救援。
春节正一天天的临近,主干线短时间内却无法修复。难道要让山上的两万群众过一个漆黑的春节吗?
鲁建品焦急万分。他立刻向山下领导汇报情况,并和供电部门紧急商量对策,制定出了几套应急方案。余姚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决定:实施水电站发电方案,无论如何也要让山上百姓过一个亮堂堂的新年。
接到命令,水管处7个人分头行动,在大岚镇和四明山镇分别组建了两个小水电自供网。2月2日,经低压电网线路抢修后,山区水电站开始发电,两个镇80%的群众在下午4时到晚上11时可以用上7个小时的照明电。可鲁建品还是无法安心:小水电发电很不稳定。万一除夕晚上那边村民们正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这边又突然发生故障,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大年三十,鲁建品让另外几个外线工回家过年,自己则和副主任鲁秀国留在机房里值班。“我们会时刻监视着发电设施,今晚绝不能让它出乱子。”两人立下了军令状。
到了晚上,夜色四合,万家灯火亮起,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偶尔也会响起几声零碎的鞭炮声。因为大雪封道,很多诸如鞭炮、烟花之类用于喜庆的东西都运不进来。所以这个山上的除夕夜多少有点冷清。
整个上半夜,鲁建品和鲁秀国都处于一种万分紧张的状态之中。也许是他们的诚意感动了水电站里的那几台发电机,平时经常会出现故障的发电机在这个晚上始终正常运转着。
午夜12点的钟声敲过后,鲁建品和鲁秀国走出了机房,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来。夜色宁静,鲁建品看着院子里那堆断裂的毛竹突然有了个主意:“阿国,我们给村民放点爆竹吧。”鲁秀国笑着心领神会。于是,两个40多岁的男人像小孩子一样拿着一段毛竹在冰上敲打了起来。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庆声音:噼啪!噼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