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改善民生 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2-28 07:04:05

  编者按:改善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去年,市长毛光烈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市级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好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改善民生问题也成了代表、委员们今年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切实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题中之义。”林静国代表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民生问题都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陈伟俊代表认为,近年来,宁波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一大批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 “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将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进一步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并承诺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十方面实事,措施更加具体、更加务实、更加有力,充分体现了宁波市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发展之本、执政之要的科学理念。他提出,改善民生,归根到底要靠政府投入作保障,因此要千方百计保障民生财力投入。同时,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改善民生的政策制度。让社会保障的网络覆盖到每一个人近年来,我市把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深入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向城镇其他人群和农村居民覆盖,向外来务工人员延伸。其中,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全市人均养老金水平为每月1264元,名列全省前茅。

  “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基本上能够涉及社会各类群体,但是由于现行制度设计的限制,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群众日益提高的养老保障需求。”乐孝艳代表说。她认为,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无法满足劳动年龄段人员的参保需求;现行低标准养老保险的前补后延政策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后延政策仅适用于当地非农村户籍人员,规定阻止了现有农村户籍大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为此,她建议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农村户籍人员允许参照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吴巧新代表认为,现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目前实施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只解决了住院和特殊病种医疗问题,对门诊的医疗需求尚无保障。另外,学生及未成年人门诊发病率也远远高于住院发病率,常见的是很少住院的外伤治疗。由于目前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包括门诊治疗,所以对学生这个群体吸引力不大。因此,她建议市政府通过调研,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机制,逐步提高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解决老年病患和学生外伤问题。

  代表、委员们认为,改善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张萍委员提出,外来人员遇到失业、失火、失窃、失去亲人、失去健康等特殊困难和突发事件时,应对能力较弱,如果没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轻则个体受到重创,重则易演化为各种不稳定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应急社会救助机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救助标准,视情进行援助。王新忠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关心重度残疾者的基本生活问题。他认为,应该把重度残疾者的社会保障从残疾人保障制度中分离出来,建立“重度残疾人低保制度”,对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徐慧代表提出,虽然我市城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起由月人均300元调整为350元,但物价上涨的因素抵消了增加的幅度。希望政府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低保标准。

  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良好教育

  市政协委员、余姚市教研室教研员楼信建提出,农村孩子尤其是农村贫困孩子的就学问题一直受到我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这几年先后推出“两免一补”、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各类奖学助学等惠民举措,农村贫困孩子因贫失学、辍学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农村孩子同城镇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却已成为农村教育的头等大事。

  楼信建委员提出,按现行制度,学生人均经费为学校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08年“全市小学、初中学生平均公用经费不低于400元和600元”,生均经费的提高表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对于生源较少的农村山区学校来说,这笔经费却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办学所需。办学经费的捉襟见肘,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就学环境,最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楼信建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教学环境差,待遇同城区教师存在相当差距,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不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享受同城镇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楼信建委员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变办学经费按生均拨款的制度,对农村学校在财政补贴上给予适当倾斜,帮助农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二是加强教师行政调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宣传、表彰扎根农村的好教师,让农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外来民工子弟在宁波的就学问题同样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流动人口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已达21.4万名,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12.9万人,占总数的60.26%,我市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机制,形成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就学为辅的格局。

  刘光霞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政府部门对民工子弟的就学非常关心,宁波当地学校通过教学结对、帮困助学等给予了这些孩子许多无偿的帮助,但眼下不少民工子弟的就学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少数民工子弟经济条件有限,上学成问题;二是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同当地学校存在相当差距。为改变这一现状,她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对民工子弟给予更多关怀,以改变他们的就学环境,同时对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业务“输血”,加强管理,如定时给民工子弟学校送教,为民工子弟教师多提供业务培训、进修机会,同时聘请一些退休的名教师、名校长蹲点民工子弟学校,加强学校教学管理。

  刘光霞代表提出的问题同样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据了解,为让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能“读上书,读好书”,市政府已要求到2010年,公办中小学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从去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经费,对各县(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在安全设施、师资培训、帮困助学等方面进行奖励性补助;而按省里有关要求,从今年春季起,浙江省将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再收取借读费,我市目前针对该问题正在做相关调研工作。相信广大外来民工子弟的书包将会背得更轻松,接受的教育也将越来越好。让市民看病吃药少花钱

  看病贵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如何减轻宁波市民看病负担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王佑辉代表说,2003年我市门诊人次费用和每住院床日费用分别为126.0元、489.2元,2006年增加到了135.6元、596.2元,4年间分别增长了7.6%和21.9%。与此同时,我市居民直接承担的医药费比例过高。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市卫生总费用中,居民自掏腰包占43%。一路攀升的药费成为市民家庭一笔沉重的开支。如何让医药费用降下来?他在“两会”前特地做过一番调研。为遏制药费上涨的势头,我市出台过不少措施:将药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细化为药品占比、每门诊与每住院床日费用等各项指标列入对医院的考核中;采取收支两条线切断医院的利益纽带;通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价。然而,药费依然走不出一个怪圈:行政命令年年下,药费年年快速上涨。他认为上月我市出台的全国首个廉价药物制度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将财政补助与廉价药物使用情况挂钩。这样建立起了对医院的合理财政补偿机制,切断医院药品使用的逐利性,从而带动患者药费支出的下降。

  吴忠孝委员接过这个话题说,廉价药物制度现只在市属9家医院推行,就有不错的预期:按测算,市财政补贴3000万元,居民看病就可少掏1.5亿元。而这9家医院的门诊量只占全市门诊总量的14.6%。他建议,在全市公立医院内全面推广这项好制度,让更多的市民从中得益。他说,不仅在各地的县级医院内要推行廉价药物制度,还要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推行这项好制度。代表、委员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市卫生局的积极响应。研究制定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低价药基本药品目录,已被列入市卫生局今年工作要点的讨论稿中。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实施低价药物也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同个厂家同个规格的乙酰螺旋酶素,在大医院是一个价,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是另一个价。往往是后者高于前者。市民常有抱怨,到社区医院看病配药,药费反倒要比大医院的贵。原因何在?这是由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药品的依赖度较高,一般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70%到80%,省里的药品统一招标及顺加作价的政策只要求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实行。列席代表何一天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我市通过询价与竞价,“货比三家”,又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挤掉药品虚高成分,使中标采购的238个品种共6000多种品规的药物价格大幅下降。差价部分大部分让利给患者:以原中标价10元、现中标价为8元的药品为例,患者就能比过去少掏1.2元。连年来,我市加大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使它们“从卖药为生”向预防、保健、康复等六位一体功能转变。他建议,今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纳入药品统一招标采购中来,实现药品的同城同价,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药品招标采购的实惠。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