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理财产品年收益为零 银行风险提示需强化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8-02-29 07:31:04

  投资10万年收益居然不到40元!浦发汇理财F2产品在去年股市大好的情况下,年终收益仅为39.6元。浦发银行客服人员介绍,F2产品按照公式计算实际差值为零,但去年央行几次调息,因为有利息方面的收益,实际收益率为0.0396%。

  今年1月份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去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多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均为零。目前,浦发、中信、民生、深发展等五六家银行先后被卷入理财产品零收益的旋涡。更令人紧张的是,不少银行还未到期的理财产品,几乎也要宣告到期收益率为零了。浮动收益类首当其冲

  据调查,在这轮风波中,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首当其冲,中外资银行均受到了“牵连”。其中,深发展的“聚财宝飞跃计划”2007年1号股票篮子挂钩型理财产品、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人民币第十二期”和渣打银行的“聚通天下”金猪宝贝股票产品等几款产品受到较重打击。

  其中,前两款产品都是保本类挂钩产品,和浦发那前款汇理财产品一样,虽然它们都挂钩内地或者香港的几只看似“光鲜”的股票,但是并非银行直接用募集资金去投资股市,而是在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的票据以求保本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浮动收益条款。至于渣打银行“金猪宝贝”这款尚有22个月才到期的产品,记者了解到,它也是一款保本类产品,只是它挂钩的是4只投资婴幼儿产业国外股票,预期14%的最高收益率和现金的收益表现也受到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国内某银行产品研发部门经理表示:“其实这些产品和它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并非如投资者理解的由银行直接投资挂钩股票,零收益事件其实就是一次生动的投资者教育。”QDII产品也难逃风波

  原来一直以“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标榜的银行系QDII产品也难逃此次风波,近日媒体频繁曝出的东亚银行QDII浮亏近70%的报道让不少投资者慌了神。原来,此款于去年9月间在全国发售的“利财通1期”产品是挂钩一篮子港股,并在前一年半中将所有募集资金投资瑞银结构性票据的,盈利模式上它和以上产品并无区别,只是QDII产品不承诺保本。

  自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之后,国内银行及其基金系QDII产品的投资业绩每况愈下,虽然银行系投资票据的QDII产品占到总数的67.9%,但是类似“利财通”之类的产品还是受到了牵连。

  记者了解到,外资银行的QDII发行产品占到国内QDII的62%以上,发生账面浮亏的产品远不止一家,工商银行东方之珠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第三期2月25日最新净值为0.8514,招商银行“金葵花”QDII系列之“景顺中国基金”链接票据就曾经在1个月内净值上涨19%,而截至2月26日52.98的净值就较起始日下跌了21.1%。预期收益≠实际收益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的现象由来已久。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醒广大投资者理财时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银行理财≠储蓄存款。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稳健),但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财产品购买者要承担“买者自负”的风险。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与所投资标的的市场表现挂钩,最高预期收益更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结果,由于市场变化莫测,最终收益很可能与预期收益有较大偏差。

  投资理财≠投机发财。投资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不能把投资过多集中于单一产品,导致风险过于集中;更不能听信无风险、高收益、“一夜暴富”的神话。

  据《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新快报》等媒体

  甬城银行:风险提示需强化

  昨天,问及最早被曝出零收益的浦发银行“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理财产品,浦发银行宁波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这个产品宁波卖过,不过买的人不多,出现零收益的结果后,银行方面已经与他们沟通过了。”深发展宁波分行财管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被曝零收益的那款理财产品也在宁波销售过。

  记者了解到,这几款零收益的理财产品发行时均有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协议中也明确表明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但多数涉及专业金融术语,收益计算方法也非常复杂。银行方面也承认,一些银行理财业务人员在介绍产品时可能会为追求业务量而过分强调收益,忽略风险部分的解释,有意无意地淡化风险。

  一些银行已经意识到强化风险提示的重要性。浦发银行宁波分行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要求理财师向客户介绍产品时要强调风险,并尽量让客户清楚自己要买的产品具体是怎么样的之后才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记者周静

  一个“零”暴露三个“洞”

  对于由理财产品“零收益”所引发的轩然大波,笔者认为,其中暴露了三方面问题:

  一、暴露了银行理财能力的不足。2007年,无论A股还是H股都经历了一波不错的牛市行情。作为专业理财机构的银行,在这种行情下依然交出收益率为零的答卷,的确难令投资者满意。这充分说明,银行甄别相关理财产品的能力严重不足,说明银行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财人才。更进一步,银行在缺乏相关人才的情况下大量推出相关理财产品,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这种完全不能带来收益的理财产品将直接影响所属银行在理财市场的形象,令其逐渐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理财是很热,但要趁热打铁,仍需自身过硬。

  二、暴露了相关监管制度的不足。管理层一直提倡银行系统发挥自主创新精神,促使理财产品多样化,以达到让银行体系内储蓄存款流动起来的目的。但从监管体系看,仍存在较大漏洞。

  首先,没有相应的信息披露体系。客户对自己购买的产品不了解,也不知道运作情况,信息的不透明直接导致客户的“难以理解”。

  其次,缺少对银行理财产品宣传方面的监管。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页上,你几乎无法找到关于其理财产品存在哪些风险以及银行对风险的客观评价,更多的则是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多少甚至最低可以保证多少收益的宣传。这直接诱发了客户进行非理性购买的可能。

  最后,理财产品的可投资空间依然狭小。客观地说,假如内地资本市场层次构建完善,也许就不会出现内地银行理财产品迫不及待地高位接盘港股的状况。

  三、暴露了投资者理财知识的贫乏。据笔者了解,购买理财产品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以为购买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差不多,并且可以坐收高收益。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大部分人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并非“谋定而后动”,而仅仅是“一时冲动”。占豪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