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保护这棵古树的吴存军向记者介绍情况。见习记者王鹏摄
宁海深甽大蔡村的赵山自然村是个经济薄弱的小山村,村里与外界相连的仅有一条两三公里长的小路,走起来十分不便,经济发展因此受到阻碍。最近村里决定重修一条路,得到村民的一致欢迎,但修路需要钱,这些钱对小山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一些村民盯上了后山一棵至少树龄60年的茶花树,几位企业家也找到村里,表示愿出10万元甚至更高的价钱移走……用一棵茶花树换一条路,值不值?在一片赞同声中,有个叫吴存军的村民站了出来,说不。
经济不好才盯上古树
大蔡村党支部书记胡洪良昨天告诉记者,当初村里要修条路的呼声很高,县里也同意拨款。修路的钱由三部分组成:县财政出大头,镇里再出一部分,剩下的由村里解决,而这部分钱势必要村民分担。赵山村是个经济薄弱的小山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焦急的村民们就开始四处想办法,打起这棵茶花树的主意。
村民小组负责人吴荣兴说,如今不少村民只能靠种些洋芋等农产品自家吃,谈不上有什么收入,不少人出外打工谋生,有了路山里的毛竹以及特产就能运出去,这样村里就能富起来,树卖了能给村里带来不少实惠,何乐而不为?所以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大多村民都在“同意卖树”的协议上签了字。
村民推测树龄有100年
这棵命途多舛的树长在山的边缘,4米多高,树围90多厘米,呈Y字型,两根主枝在离地很近的地方分开,托起枝繁叶茂。枝头的数十朵花疏疏落落地开了,在阳光下红得正艳。吴存军说今年天冷,花开得晚,现在只开了一小半,等过段时间花开满了,满树红绿相间,可好看了。
这棵树已经很老了,这是村民们公认的,但谁也说不清有多老。53岁的吴存军认为,树龄应该有100年。吴存军说,在他小时候,树干就很粗了,10多岁的孩子可以爬在树上睡觉。夏天树荫里是最阴凉的,孩子们就争着“占树为王”,没争到的孩子眼巴巴地在树下望着,希望早点儿轮到自己。回忆起儿时,吴存军的脸上泛起了笑容:“只可惜当时的那些孩子现在大多出去了,不然他们也会像我一样不舍得的。”
吴存军的猜测从73岁的吴人岳那里得到了验证。“我也不晓得这树有多大,只记得我小时候就可以吊在上面玩了。”老人说。
大部分村民支持卖树
在吴存军看来,古树移栽,未必能成活,而且会破坏生态。何况茶花树是慢生树种,长这么大很难得,他宁愿得罪大家,也要保住这棵古树,留给后人, “修路的钱可以凑,为什么非要卖树?”
知道村里要卖树后,吴存军挨家挨户地劝说,接着到村里、镇里反映。他的态度很坚决: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留下这棵树。”
但对于吴存军的意见,大部分村民不支持。
记者发现,村民同意卖树的理由是:用一棵树的代价修条路,促进村里经济的发展,这是值得的。有村民私下里和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今村里需要自筹的修路款总共是16万元,按照村民户数摊,每家最低也得出500元,对村民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如果卖了树,每家的压力也小了很多,这么一算,同意卖树的居民自然就占了大部分, “如果有钱,谁不想既把路修了,又把树留下,毕竟它在这里风风雨雨伴着山里人这么多年。”
农林部门支持不移植
记者昨天就此走访了宁海县农林局。前天该局已有工作人员根据群众的反映,进行了实地调查,接受采访的分管副局长屠常君语气十分肯定: “这棵树要保护,坚决不能移!”他向记者介绍,工作人员挨个走访了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初步判断这棵树至少60岁了,很有可能在80岁甚至100岁以上。根据宁波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和相关法令,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就要实行分级保护处理,而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也要作为古树后备资源列入保护范围。所以他们的意见是,茶花树尽量原地不动地保护起来。
“不管60年、80年,还是100年,都是保护的对象。”该局总工程师林伟平态度也很坚决,说保护古树是一种生态意识,不能机械地根据树龄来区分是不是保护对象,不是说80年的树要保护,79年就可以随意处置。这些老树都是古树后备资源,如今这种资源越来越少了,所以要格外珍惜。从花木栽种的角度来说,树龄越大,移种后的成活率就越低,把茶花树移到外地去种风险太多,很可能种不活。修路总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可是树移走了就再也没有了。
林伟平还介绍,2003年全县进行了一次古树普查,但是因为个别单位漏报或者估计不足,部分古树没有列入保护范围,如今全县确定100年以上的古茶树只有8棵,身量大小基本上和赵山自然村的这棵差不多,他们也因此判断这棵古树树龄不会低。
听到后山的古树要被保护起来,吴存军异常兴奋。他告诉记者,树能保护下来,他心中的石头就落地了,当然修路也不能耽搁,他会跟村民们一起努力想办法,相信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当记者问他是否因此得罪了许多村民时,他说自己不怕得罪大家, “暂时的压力我不怕,子孙后代会认同我做的事!”
记者范洪樊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