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苏善生张建国)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宁波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学校安全将着重把握学生接送用车、寄宿制学校的安全、溺水交通等造成的意外死亡事故三大重点内容,特别关注民工子弟学校、民办幼儿园、外来暴力侵害事件、职业技术学校(中专)等四类重点对象。学校安全持续好转
2007年,我市保持了学校安全工作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去年全市中小学共创建平安校园979所,创建率达98.3%,13所在甬高校通过了省平安校园的考评;全面开展师生全员安全培训,全市开展各类培训1339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达758900人次;组织专家编写并向学生赠送8000册《宁波市中小学生安全常识读本》;全市举行应急演练1038次,有858000人次参加演练;做好学生接送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全年共向中小学生赠送小黄帽10万顶;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环境专项整治等10余次的安全大检查,排除819处隐患;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中小学非正常死亡人数、学生伤害事故均少于2006年,实现了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安全事故稳步下降的预定目标。
但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的安全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如针对师生的侵害案件时有发生,校园及周边的治安、交通等环境依然严峻,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绝对数还较高。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2008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将着眼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深化安全教育,突出监管重点,加强专项整治,立足防范监控,积极实施和谐校园建设行动计划,实现全市100%的平安学校通过“平安校园”复查评估,50%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30%的等级幼儿园通过“平安校园”评估认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目标。把握三个重点内容
据了解,今年我市学校安全将着重把握学生接送用车、寄宿制学校的安全、溺水交通等造成的意外死亡事故三大重点内容。
1.学生接送用车。去年各县(市)、区,各学校对学生接送用车的整治初见成效,学生接送用车运行基本规范,今年将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学生上下车管理,联合综治、交通等相关部门严厉查处违规接送车等问题上进一步攻坚克难,确保司机合格,车况良好,杜绝超载、超速与黑车载客等现象。
2.寄宿制学校的安全。2008年将特别关注寄宿制学校的楼道安全、宿舍安全与消防安全,强化学校应急体系建设,并开展规范值班室的创建活动。
3.溺水、交通等造成的意外死亡事故。花大力气减少学生意外死亡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四类重点对象
针对外来人口学生的死亡比例远远高于本地学生,部分民办幼儿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一些不法之徒把侵害对象瞄准防护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部分职高学生自律意识弱,一些职高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今年各地将特别重视民工子弟学校、民办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重视解决外来暴力侵害学生事件和职业技术学校(中专)的内部管理问题。为此,有关学校将进一步守好门卫关,加强和完善职高学生实习实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的安全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职高学校内部管理。做好五项主要工作
1.深化学生接送车工程。近年来,我市学生接送车安全隐患依然突出,今年将着重做好四项工作:即悬挂好接送车车牌,统一着装,无接送车车牌的车辆不得接送学生;加大学生接送车的检查力度,保证车辆一年检查一次,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每学期检查一次;普查学生接送车司机资格,重点是新开学生接送车的司机;形成良好的学校接送车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2.专项排查民工子弟学校和民办幼儿园。坚持“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全市幼儿园、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开展一次普查。对未经批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幼儿园、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坚决依法责令整改或予以取缔。同时,严格把好新办民工子弟学校、民办幼儿园的安全准入关,安全不到位的,坚决不予开办。力争到今年底有50%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30%的等级幼儿园通过“平安校园”评估认定。
3.抓好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不断完善各项内部安全防范制度,积极争取综治、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的支持,继续深化校园及周边的综合治理,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4.狠抓基层基础建设。今年各地将狠抓基层基础的三项重点:加强校园保卫力量的配置,今年城市各中小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以上都将配备保安;认真落实门卫检查登记等各项内部安全防范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入校园;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提高物防、技防水平。
5.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今年各地将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校园活动。采取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有步骤地开展安全培训。建立县、校两级培训体系,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做到全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普遍接受一次培训。今年培训以“校园突发事件应对”为主题,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内容,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安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