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不用出门到城里打工,在村里的加工点干活,既能照顾好家庭,又不耽误农作生产,还能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昨天,宁海县越溪乡的留守妇女李细芬这样告诉记者,丈夫外出打工去了,家中有老有小,自己无法外出务工赚钱,但没想到却在家门口尝到了就业带来的甜头。 “这样的好事还得感谢城里的企业将配套加工项目延伸到农村,让我们这些做家务活的农村妇女也有了用武之地。”
昨天,记者来到宁海县越溪乡南庄村的叶雪飞家里。进屋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坐着20多位妇女,忙着装配票夹。叶雪飞是这个加工点的负责人。她介绍说,去年二月,宁海爱文文具有限公司在她家设立了票夹加工点后,村里有空闲的留守妇女就到她家来上班。 “我们加工点的好处就是上下班没有时间限制,随到随做,甚至还可以拿到自己家里去做。家里老人、小孩都可以照顾,农活也不误。”叶雪飞说,现在加工点已经吸引全村70余名妇女参与。
“将配套加工本地化并向下延伸到农村,对企业也同样有好处。”在力洋镇凤凰山村办了加工点的宁波好孩子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发展很快,不过由于土地紧张、劳动力紧缺,一直没能新建厂房扩大生产,县里鼓励企业在家门口办加工点的想法正好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难题。”据悉,宁海县服装、文具、饰品等外贸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有大量的配套加工业务。从去年初开始,宁海县在新农村建设村企结对中,将有配套加工业务的企业有计划地结对到农村留守妇女较多的村庄中,通过设立加工点,实施技能培训,努力使她们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我们镇目前村村设立了服装加工点,全镇经培训后直接在家门口就业的妇女达到了1000余名。”宁海力洋镇党委书记范建军深有感触地说,设立加工点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还促进了邻里之间和家庭内部的和谐。
目前,宁海农村已有来料加工点100余家,并逐步形成了以力洋镇为主的服装、桃源街道为主的文具等6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加工基地。宁海劳动保障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该县32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记者王景波通讯员陈勇周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