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市的养猪场为何要建到外地去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03-10 06:26:08
  本报记者 朱军备

  3月8日,我市在外地最大的养猪场项目——— 江西省婺鄞生猪产销合作社大型生态养猪基地在婺源县正式动工。该合作社计划总投资2.5亿元,设计年出栏生猪20万头,其中70%以上的生猪将供应宁波。那么,我市的生猪养殖场为何建到外地去?

  土地资源紧张

  养猪场纷纷外迁

  在外建生猪养殖地最早的要数鄞州区的水家牧场。早在2003年时,该牧场就想扩大规模。近几年,鄞州区为治理环境污染,设置了禁养区,关停了一些小规模的养猪场,同时,区有关部门多次到外地考察、踏勘,寻找合适的地址。2005年,在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上找到了一片荒山坡,只要推平几个山头就能 “造”出400余亩土地。2006年在正式签约后,他们就开始挖山、填土。3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探访,在远离村庄、紧临水库的一处高坡,看到一个大型养殖场,只见一排排猪舍整整齐齐,北边还有几个猪舍正在兴建。在牧场内,记者看到雨水污水分离设施齐全,猪粪便生产成有机肥,还有一个公猪运动场刚建成。同行的市农业局副局长朱红霞考察后表示,该牧场对排泄物采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建设标准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建设规模为衢州市最大,也是我市建在衢州市最大的养殖场。据了解,目前该场生猪存栏已有1.8万头。

  刚刚动工兴建的婺鄞生猪产销合作社大型生态养猪基地,为什么选择建在江西婺源呢?鄞州区农林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婺源就在浙江省的边界外,选择婺源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好、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交通也便捷。此外,为了防疫,四个牧场分别选址在婺源县的四个地方。据悉,作为农业 “走出去”战略,到外地办场的企业,都能获得市、县 (区)政府的政策性补助。

  本地猪肉供不应求寻求

  在外建“活仓库”

  据市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市民年消费生猪量约为250万至270万头,但宁波本地每年只能提供130万头左右的生猪,自给率为50%,而包括猪、牛、羊在内的肉类自给率更是只有30%。一般来说,自给率达到60%以上,市场才能稳定。

  去年春节前,市场上生猪紧缺,为保障宁波市场供应,鄞州区建在衢州市的 “宁莲”畜牧公司将首批生猪共1500头运往鄞州屠宰中心,然后流通到全市各菜场。3月7日、8日,又有两车200多头活猪运输到宁波。据了解,该公司今年还计划引进4000头母猪,预计今年可出栏生猪6万头,并将全部供应宁波市场,到2009年项目全部建成后,生猪年存栏可达14万头。而婺源的基地第一期计划2009年出栏10万头,第二期建成后达到出栏20万头规模,其中70%的生猪供应宁波市场。

  根据相关规划,到2011年,我市的猪肉自给率要达到60%—65%,肉类自给率也要上升到45%左右。这两个基地届时每年将供应宁波市场14万头左右生猪,从而使我市猪肉自给率最高可增加6个百分点。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