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侧飞姿态绕月飞行,5月会获得国际上首张覆盖月球的三维照片■2013年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2017年要在月球取些东西飞回地球
昨晚,中科院叶培建院士为宁波大学数千学子作了一场题为 “中国航天”的激情演讲。图为叶院士在为学生们讲解 “嫦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 (胡建华 严 龙 倪志华 摄)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沈朝晖 通讯员宁 冰)昨天上午, “嫦娥一号”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应市科协邀请在南苑饭店作了一场题为“‘嫦娥一号’与中国深空探测”的科普讲座。这位在我国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之后才为世人熟悉的科技之星在宁波受到了热捧,听众不仅挤满了能容纳1500人的报告厅,报告会结束后,还有上百人排队请叶培建院士签名、合影。
“虽然我是江苏人,但是有15年的时间是在浙江度过的,在浙江的最初几年我在宁波冷静街居住过,因此我对这里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开完全国两会我就来到了宁波。”一开场,叶院士就拉近了他与宁波听众的距离。据介绍,叶培建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小时候他跟随父亲南下,就住在冷静街2号,后来还在奉化、宁海住过,1956年跟随父亲离开,此后直到2001年,他参加在宁波举行的空间科学学会会议时,才重回宁波。那次会议期间他去了溪口、普陀、天童、天一阁,当时还特意到冷静街看了看。
在报告中,叶培建院士介绍了年轻的科研团队克服 “嫦娥一号”研制过程中各种困难顺利奔月的故事。他说,为了应对 “嫦娥”飞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和意外情况,共准备了84套应急预案,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应急预案至今一条没有用上。
叶培建院士告诉大家,目前 “嫦娥一号”是以侧飞的姿态绕月飞行,到今年5月以正飞的姿态绕月,到时我国将会获得国际上首张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照片。他表示, “嫦娥一号”的使用寿命肯定要超过设计期限,至于超期后它的使命,我们有多种选择,具体还不方便说,总之是要把 “嫦娥一号”燃料余量和探测功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让它撞击月球,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可能。
叶培建院士表示, “嫦娥一号”发射后不久,其实就已经进入了二期工作状态。二期工程要 “落”,也就是说届时将发射一个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让月球车开出来在月球上5公里的范围内行驶10公里,利用携带的摄像机在着陆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 “落”的阶段是要突破月球软着陆、自动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二期工程的飞行过程和一期工程不一样,将用大推力火箭一步打到地月转移轨道,最后降到月球上。 “落”的时间已从2015年调整到2013年。
三期工程是 “回”,在2017年实施。着陆器着陆在月球上,伸出一个机械臂,在月球上挖出点东西来,放到返回舱里,然后重新起飞,飞回到地球上来。我们将突破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返回和地球大气高速再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基本掌握无人月球探测技术,为后续深空和载人登月奠定基础。届时将在新建的海南卫星发射基地发射。
叶培建院士表示,在探月工程之后,将来要完成一系列的探测,现在还没有计划。但作为一个科学家要想这件事情。他说,早晚有一天,我国的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要结合起来,实现我国的载人登月,以及实现火星、木星的探测等。
听众里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小小读书郎。其中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的20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也来听讲。一名小学生说,叶院士的报告大部分听得懂,中国把卫星送到那么遥远的月球,并且还能控制它,感到科学家真是伟大。
报告结束后,大批听众排队请叶培建院士签名和合影,其中多数是青少年学生,其场面不亚于 “粉丝”追影星、歌星。叶培建院士耐心地为上百名听众签了名,对于合影要求也不拒绝。叶院士笑着说,青少年 “追”科技明星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