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和周边的农村商店不同的是,胡仕云不足70平米的小超市生意红火。新配送的10万元商品满足不了一个月的销售。这得益于他的超市是华润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的加盟店,后者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
作为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慈溪市(县级市,属宁波市管辖),像胡仕云这样的加盟超市遍布各个乡镇。早在2006年这类农家店在该市乡镇的覆盖率就已达100%,截至目前,农家店在村一级的覆盖也基本完成。
这可以看作是商务部提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一个值得称赞的案例。4年前,商务部提出了这个计划,试图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最终缩小令人担忧的城乡差距。
不仅仅是慈溪市,在整个宁波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农家店农资产品统一采购与连锁配送率已达到90%以上,日用品统一采购或配送率达到70%以上(其中食品统一采购或配送率达到90%以上)。
宁波市贸易局营销管理处官员张宇平总结的经验是,宁波之所以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是将10年前已经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供销社体系利用起来,以其为主体统一农村商品市场,从而完成“万村千乡”工程。
与此同时,在20多年前已经退出政府序列的供销社重新被纳入事业编制。在这场政府惠农的工程中,几近销声匿迹的供销社成为最大的赢家。
事实上的垄断
42岁的胡仕云是慈溪市匡堰镇乾炳村村民,他的早夜便利店的编号是3027。几乎整天的时间,他都守在这里,每个月都会通过网络向20公里外的总部公司申请送货。2005年5月,胡仕云成为慈溪市慈客隆早夜便利购物有限公司的加盟者,并由此得到政府补贴的2万元。
胡仕云加盟店的出现对当地其他经营者无疑是一个威胁。距离胡仕云超市不足50米距离,就有一家经营面积12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店老板陈先生说,2005年之前,该店平均年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但随着这种背靠大公司、在货源与配送上都有优势的加盟店出现,自己的超市现在一年最多2万元的收入。
对于慈溪市那些自发开设的农村小超市来说,现在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华润慈客隆。截止到2007年,华润慈客隆在慈溪市的网点已超过230家。当地人以“北有京客隆,南有慈客隆”来形容慈客隆在当地的优势地位。
而慈客隆超市的创立者就是慈溪市供销社。1998年,慈溪市供销社出资500万元成立慈客隆超市。据宁波市供销社办公室吴建裕介绍,供销社组建慈客隆超市后,慈溪市曾不准其他资本进入居民日用品市场,要求率先发展地方企业慈客隆超市,从而使其得以跻身全国连锁超市业50强。
1998年至2005年的7年间,慈客隆超市资产规模由组建时的500万元增至1亿元,并于2006年被华润万家集团(隶属于国有企业华润集团,2006年成为商务部“万村千乡”试点企业)以2.8亿元的价格收购。供销社则全资退出,不再涉足超市经营,但仍拥有华润慈客隆超市所在地的土地产权和房屋所有权,并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对华润慈客隆超市进行财务指导和上级监督。
而且,作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又一重点的农资品市场,其控制权也在慈溪市供销社手中,与退出农村日用品的经营不同,农资品的配送企业是由供销社的全资企业来承担。
本报记者在慈溪市惟一的农资品供应商兴合农资配送有限公司见到了前来进货的匡堰镇村民蔡建民,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慈溪所有的农资便利店的货源都来自兴合公司,这里是统购的惟一渠道,别的地方进不到货。
兴合农资配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年说,兴合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金500万元。用三年时间发展成型,规模扩张到目前的5300余万元。与此同时,兴合农资公司的连锁店也在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已经从当年的不足30家店,扩张到了106家,遍布慈溪所有地区。
兴合公司得以垄断农资销售缘于一次事故。2004年8月,余姚和上虞市的晚稻种植户相继在自家晚稻田里喷洒了一种杀虫剂后,稻子在一星期内全部死掉。该事故致使浙江5617户农户遭受910万元损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就此事做出批示要求严查肇事者。
据宁波市供销社调研员郑根富介绍,此事一出,地方政府对于农资能否放开市场产生了分歧。最终一位市委领导的意见得以实施,即农资品在慈溪的配送权重新收回地方供销社所有,并原则上支持供销社在农资领域实行行政垄断。
2007年,宁波市在《关于规范农资市场推进连锁经营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鼓励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方面,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要充分发挥销售网络和仓储体系比较健全的优势,发展农资连锁龙头企业。
据宁波市供销社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全市农资连锁网店已达806家,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市、县两级连锁龙头企业7家,配送中心5家。农资供应总额超过8亿元。
“虽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商务部门牵头做的,但是和供销社系统有着互利共生的关系。”郑根富说。
事实上,“万村千乡”工程在宁波其他县市区的覆盖网络与慈溪十分相似。宁州区的新江厦连锁超市,余姚的浙东供销超市,奉化的通源配送公司等,地方供销社都分别占20%到40%不等的股权与监督管理权,部分土地与房产也在其名下,仅市一级供销社就享有多达90多处资产。
重回体制
对于外界风传市场经济下供销社已步入膏肓、举步维艰的说法,郑根富笑着说:“其实现在的发展比以前反而更好了。”他认为,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时期出现的供销社,在起初面对市场经济的时候有过一小段起伏,但从目前看,利润在不断增长,只不过相对以前,现在的供销社换了一种生存形式,以连锁超市和村一级综合服务社的模式继续掌控城乡物流。整个物流规模,比2000年改制前还扩大了一倍多。
位于宁海县的中国模具城也印证了宁波供销社生存方式的改变。据郑根富介绍,中国模具城全部2000多亩土地的所有权仍在供销社系统之下,持有少量股份、收取房租和土地佣金是现如今供销社继续发展的主要形式。
2006年宁波市供销社系统销售额达146亿元,位居全国供销系统第二。在此基础上,浙江省委于2006年12月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县和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受同级党委、政府领导,联合社机关参照群团组织机构管理,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核定相应的事业编制。
这意味着经历1984年供销社退出政府序列改革和1998年企业股份制改革后,供销社将重新回到政府编制中。只是,这次对县以上供销社恢复的事业编制并不列入政府公务员序列,而是享受与国家公务员一样的同等标准。“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和政府序列内的公务员完全没有区别。”郑根富说。
从今年开始,宁波全市县以上的供销社将逐步全部恢复事业编制,所有人员享受公务员标准,这项工作将持续到2008年6月。
以供销社为主体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基于某种担心——有实力的连锁配送企业不愿投入到村一级甚至乡镇一级市场中来,因为县以下的消费能力不能给予商家需要的利益,如此一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落实就无法保证。
“而供销社自计划经济时代开始,作为统购统销的主渠道,在乡镇都建立了深厚的物流资源和企业装备资源,结合供销社的自身优势也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必要手段。”慈溪市供销社副主任潘孔云说。
对于越来越多的乡村连锁超市,郑根富认为,这只是供销社换了一种生存的形式而已,这项工程的核心依然是供销社。
在宁波,供销社的触角遍及城乡,已然成了乡镇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对于外界质疑的供销社行政垄断农村市场现象,郑根富说:“之所以地方政府要将供销社收回事业编制,就是要最大程度保证农民的利益。因为企业经营始终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无法保证农民的利益,出现利益博弈的时候农民的利益就更无法保障。”
郑根富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垄断问题。供销社只是有组织地把零散的民间经济体组织起来,通过加盟连锁的方式统一配货给商户,既省钱又省力,质量还可以得到保障。
对于那些仍然在独自经营的商户来说,压力正与日俱增,供销社旗下企业的连锁加盟店不断出现,对他们形成了威胁。乾炳村的个体小超市老板陈先生说:“实在收益不行了,就把店铺盘出去改行做别的,小超市无论如何是竞争不过政府背景的大企业的。”店铺盘出去改行做别的,小超市无论如何是竞争不过政府背景的大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