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量迪通讯员祝 旗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纪念日。从上午7时半起,数千名爱好气象科学的甬城市民,扶老携幼,走进市气象局大院。我们在现场发现,平时十分清静的气象大楼外,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队;走进大楼,通往天气预报决策服务中心、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心的甬道上,挤满了等候参观的人群。
“世界气象日为何选在每年的3月23日这一天?”
“出现天气忽晴忽雨的原因是啥?气象预报是怎么制作的?”
“今年为何会发生50年一遇的雪灾?”
“雷电灾害如何预防?”
我市今年气象开放日新增的“专家咨询”项目,由防雷专家和气象专家现场解答各类问题,这个设在气象大楼入口处一侧的“摊位”,很快成了市民光顾的一大焦点。
担任气象预报咨询的是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杏燕,她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举办气象开放日的目的,除了纪念“3·23世界气象日”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科普意识。
承担防雷咨询解答的市防雷中心主任胡余斌说,我市是雷电灾害多发地区,去年雷灾造成的人员死亡均在农村,而财产损失85%在城区,但从今年气象开放日的情况来看,前来咨询防雷知识的几乎全是城区市民,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农村防雷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到上午10时,尽管向市民开放的时间已告结束,但仍有许多市民要求延长参观时间。市气象局副局长刘爱民说,参加昨天气象开放日的市民人数超过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