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来媳妇们在参加为婆婆洗头表演比赛。
在余姚四明山深处的大岚镇大岚村,来自全国各地的121名女子远嫁到这里,安居乐业。日前,记者来到这个村子采访,听闻和目睹了这些外来媳妇的幸福生活。
外来媳妇更需要关爱
“大岚村外来媳妇共有121人,其中少数民族妇女45人,大多来自贵州、湖南、四川……”这是大岚镇女副镇长柳雅敏在一份调查笔记中所描述的情况。柳雅敏长期从事妇女工作,2006年夏季,她到大岚村走访群众时,发现这个村里外来媳妇非常多。为此,她专门开展了一项针对外来媳妇的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手记。
据柳副镇长介绍,大多数外来媳妇的生活比较安定,不过,她们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很少,个别外来媳妇还存在不适应当地风俗习惯、孤独感比较强等问题。此外,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她们独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依赖性较强,大多只能在家务农,经济收入有限。因此 “希望有学习的机会,有一技之长,能相互交流”成了这些外来媳妇的普遍要求。
“外来媳妇俱乐部”惠泽众人
去年年初,通过镇政府的帮助,大岚镇 “外来媳妇俱乐部”正式成立了。平时,有什么烦心事,外来媳妇就会跑到俱乐部找一些姐妹诉说,相互开导和帮助;同乡们还可以用老家的方言交谈往事,分享生活经验。
据外来媳妇姚金珠介绍,她患病多年,一直是村里的重点救助对象,俱乐部的姐妹们也格外关心她。前几天姐妹们又从不多的活动经费中拿出300元送到她家里。姐妹们还商量着轮流去陪她说话解闷,帮着做些家务活。有这么多贴心姐妹,姚金珠感觉舒心多了。
此外, “外来媳妇俱乐部”还成了大家提高素质、学习技术的培训站。在茶叶制作、土鸡饲养、花卉栽培、家政服务等方面,镇里各个部门都为俱乐部开了 “绿灯”,开出了免费职业培训的 “菜单”。镇里的几个年轻女同志还义务当起外来媳妇的文化老师,为她们开设文化补习班,教她们学说普通话。前不久,十多名外来媳妇还在俱乐部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为婆婆洗头的表演大赛,来自湖南的34岁的何琴以最快的速度夺得了桂冠。
苗家媳妇唱出幸福心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她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宽裕,很多家庭的年收入不到1万元,但是大多数外来媳妇家庭和睦、生活安定,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外来媳妇杨昌芝是湖南土家族人,十多年前和现在的丈夫在打工时认识,远嫁到大岚,生了个漂亮女儿,小两口勤俭持家,目前在村里造起了三层小洋房。苗族女子王光秀,从贵州嫁过来。她说,自己和丈夫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生活得非常开心。说着,她用苗族方言唱起了一首名叫 《鸟哥》的情歌,歌词大意是: “在娘家是姑娘,飞到人家做媳妇;跟着老公一起走,在这里成家了;生儿育女,我们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