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量迪余姚记者站龚宁张伟
为了一棵小小的榨菜,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走进了余姚,著名演员唐国强成为了余姚榨菜形象代言人,150余位教授、专家和无数客商云集余姚,探寻一棵榨菜缘何成就12亿元大产业的原因……昨天,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榨菜文化节虽在余姚落下了帷幕,但它所产生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的余姚,其起源竟是46年前引入的125克榨菜种子。
余姚:我做“榨菜老大”好多年
1962年冬天,余姚小曹娥镇全灶村村民姚长灿,从杭州市萧山偶然买了125克榨菜种子回乡试种,第二年春天,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认识到其中蕴育的致富商机,越来越多的余姚人开始种植榨菜。先是在冬种作物大小麦地间作套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榨菜种植普及到姚北地区的千家万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了传统榨菜主产区四川涪陵,成为国内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
余姚榨菜种植面积和产量至今已连续25年居中国第一。目前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鲜头50万吨,有15万农民从事榨菜种植、加工等产业。小小榨菜头,还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菜,每年为菜农带来近2亿元的收入。如今,余姚榨菜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0%,并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46年来,一棵小小的榨菜,不仅成就了余姚12亿元的大产业,也在当地百姓的饮食起居中注入了独特而又浓郁的榨菜文化因子。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和品牌专家艾丰所说的那样: “余姚榨菜不只是一个农业品牌,也是余姚城市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
“榨菜办公室”是做什么的?
同样的一粒榨菜种子,为何能在余姚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以质取胜和品牌经营,是余姚榨菜成功的两把钥匙。”首届中国榨菜文化节组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副市长郑桂春认为,榨菜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紧紧抓住质量。为此,余姚专门设立了“榨菜办公室”,主要负责对榨菜企业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坚决取消其生产资格。从1999年至今,余姚榨菜生产企业的数量从120家减少到51家,一大批损害余姚榨菜声誉的企业被淘汰,余姚榨菜质量得到了可靠保证。目前,余姚榨菜企业高温杀菌设备使用率达95%以上。其中,国泰实业有限公司自2002年至今共投入1500多万元,建造标准化生产车间,添置大型高温杀菌流水线,配置真空包装机以及国内同行业最齐全的系列产品品质检测和监控设施,并在省内率先通过了食品QS认证。
几乎同时,余姚榨菜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创牌之路,并巩固了余姚榨菜在国内市场的“老大”地位。目前,余姚榨菜加工行业已拥有“国泰”、“铜钱桥”、“富贵”、“久久红”等7件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一大批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宁波市知名商标。“余姚榨菜”还通过了国家集体证明商标注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定,并被评为浙江省区域名牌产品。今年年初,余姚还被省工商局和省商标协会认定为“浙江省榨菜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如今,各类名牌产品的总量已占全市榨菜加工总量的60%以上;名牌产品的国内市场覆盖率已达到70%左右。
“举办榨菜节有助于推动当地群众文化娱乐,提高余姚榨菜美誉度。”郑桂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表示,农民在自娱自乐中更加珍惜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提高榨菜的品质质量,这也许将成为余姚榨菜成功的第三把“钥匙”。